[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及机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8844.4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7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遵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遵富 |
主分类号: | B62K11/14 | 分类号: | B62K11/14;B62K21/00;B62K21/12;B62K25/04;B62J35/00;B62M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韩旭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转向 操纵 机构 机动车辆 | ||
1.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设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总转向盘、前轮转向盘、后轮转向盘、前牵引转向件、后牵引转向件;
所述方向盘与所述总转向盘连接,所述方向盘用于产生转动力矩带动所述总转向盘转动;
所述总转向盘通过所述前牵引转向件与所述前轮转向盘相连接,带动所述前轮转向盘转动,所述前轮转向盘用于驱动车辆前轮转向;
所述总转向盘通过所述后牵引转向件与所述后轮转向盘相连接,带动所述后轮转向盘转动,所述后轮转向盘用于驱动车辆后轮转向;
所述总转向盘转动,带动所述前轮转向盘和所述后轮转向盘同步转动,进而车辆前轮、车辆后轮同步转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牵引转向件包括前钢丝拉线,所述后牵引转向件包括后钢丝拉线;
所述车辆前轮、车辆后轮的转向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钢丝拉线包括第一前拉线和第二前拉线,各前拉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总转向盘、所述前轮转向盘相连接;
所述后钢丝拉线包括第一后拉线和第二后拉线,各后拉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总转向盘、所述后轮转向盘相连接;
所述总转向盘顺时针转动,第一前拉线、第一后拉线分别带动前轮转向盘、后轮转向盘同步顺时针转动;所述总转向盘逆时针转动,第二前拉线、第二后拉线分别带动前轮转向盘、后轮转向盘同步逆时针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牵引转向件还包括固定于车体上的前拉线套管,所述前钢丝拉线穿过所述前拉线套管;
所述后牵引转向件还包括固定于车体上的后拉线套管,所述后钢丝拉线穿过所述后拉线套管。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
所述前悬挂装置包括前轮转盘轴承和前轮支撑架,所述前轮转盘轴承的外圈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转盘轴承的内圈的上端与所述前轮转向盘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转盘轴承的内圈的下端与所述前轮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前轮支撑架与车辆前轮相连接;
所述后悬挂装置包括后轮转盘轴承和后轮支撑架,所述后轮转盘轴承的外圈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后轮转盘轴承的内圈的上端与所述后轮转向盘固定连接,所述后轮转盘轴承的内圈的下端与所述后轮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后轮支撑架与车辆后轮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车辆前轮上方的前轮钢板弹簧上,所述后轮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车辆后轮上方的后轮钢板弹簧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柱,所述转向柱与车体连接,所述转向柱包括套筒和转向杆,所述套筒连接于车体上,所述转向杆可转动的设置于套筒内,所述转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方向盘,另一端与所述总转向盘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上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可滑动的套接于所述转向杆外,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转向杆之间的轴向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通过一铰接装置连接于车体上,从而使所述转向柱能够相对于车体进行俯仰调节;
所述铰接装置上设有第二锁止件,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转向柱相对于车体的俯仰位置。
10.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辆转向操纵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其为两轮机动车,车辆后轮为动力轮;
所述车辆后轮的一侧设有燃油发动机,另一侧设有发电机和蓄电池;所述燃油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车辆后轮的转轴连接,所述发电机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车辆后轮的转轴连接,所述发电机的电力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车辆后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油箱,所述油箱用于为燃油发动机提供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遵富,未经李遵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88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无凝结水直膨式空气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全磁钢限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