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式立式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8878.3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今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4 | 分类号: | B29C45/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立式 注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式立式注塑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安装有注塑机本体,所述的注塑机本体底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的机座底部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电机通过转动杆与所述的转动座穿设,且末端套接有锁环,所述的转动座两侧设置有滑动座,所述的滑动座装配于所述的机座内,启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座转动使得注塑机本体实现转向,通过设置的油腔、转动座和滑动座三者之间的结构,有效将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经过油腔吸收,起到初步减震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气动杆、第二缓冲气动杆和第三缓冲气动杆使得连接座和注塑头基座形成十字型缓冲结构,能从上下左右充分做到有效的缓冲保护,确保了注塑机构的注塑稳定性,不会产生震动,提高注塑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式立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立式注塑机在转动时候,由于电机驱动整个机座转动,导致震动过大,令注塑头晃动较大,对不齐注塑口导致注塑注塑不稳定,产品注塑品质不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立式注塑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式立式注塑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式立式注塑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安装有注塑机本体,所述的注塑机本体底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的机座底部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电机通过转动杆与所述的转动座穿设,且末端套接有锁环,所述的转动座两侧设置有滑动座,所述的滑动座装配于所述的机座内,且所述的滑动座、转动座和机座之间设置有油腔,所述的注塑机本体内包括有融料机构、缓冲座机构和注塑机构,所述的缓冲座机构包括设置于注塑机本体内的缓冲框体、位于缓冲框体内的连接座、用于固定连接座的连接架、与所述的连接座相连接的第一缓冲气动杆、位于所述的缓冲框体上下两侧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相连接的第二缓冲气动杆和第三缓冲气动杆,所述的第一缓冲气动杆、第二缓冲气动杆和第三缓冲气动杆共同连接有注塑头基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注塑机构包括与所述的注塑头基座相连接的推动气缸、安装于所述的推动气缸前端的注塑头、和安装于所述的注塑头上的转动臂,所述的转动臂连接有注料嘴,所述的注料嘴下方连接有上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融料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的注塑机本体顶部的投料口、位于所述的注塑机本体内部的融料腔、位于所述的融料腔内部的搅拌轮和置于融料腔底部热熔板,所述的融料机构一侧安装有与上料管相连通的上料泵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缓冲气动杆、第二缓冲气动杆和第三缓冲气动杆内安装有缓冲气动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启动所述的转动电机带动转动座转动使得注塑机本体实现转向,通过设置的油腔、转动座和滑动座三者之间的结构,有效将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经过油腔吸收,起到初步减震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气动杆、第二缓冲气动杆和第三缓冲气动杆使得连接座和注塑头基座形成十字型缓冲结构,能从上下左右充分做到有效的缓冲保护,确保了注塑机构的注塑稳定性,不会产生震动,提高注塑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座1、油腔2、转动座3、滑动座4、转动电机5、转动杆6、锁环7、热熔板 9、搅拌轮10、融料腔11、投料口12、缓冲框体13、连接座14、连接架15、第一安装架 16、第二缓冲气动杆17、注塑头基座18、第一缓冲气动杆19、第三缓冲气动杆20、上料泵体22、上料管23、第二安装架24、转动臂25、注料嘴26、注塑头27、推动气缸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今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今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8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