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鼻毛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5027.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9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雪;田仁娣;罗雯;勾雪铭;舒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B26B19/14 | 分类号: | B26B19/14;B26B19/28;B26B19/3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鼻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鼻毛剪,包括呈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多个透毛孔,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刀片组,所述刀片组通过转轴连接在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扇叶转动后,所述壳体内的气体流向为第一输出轴一端至第二输出轴一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鼻毛剪。
背景技术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器械、技术水平的提高,经鼻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已经成为鞍区肿瘤切除的常用治疗方法,所以鼻腔内清晰的手术视野对手术成功与否显得十分重要。以往常规采用小弯剪剪鼻毛,由于鼻腔里面凹凸不平,空间小、视野窄,还需辅助打灯光照明鼻孔,不利于操作,稍不注意即可损伤鼻黏膜影响手术效果,而且还有操作时间长,患者感觉疲劳、紧张等缺点,严重者造成感染,影响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鼻毛剪,具有剔除干净和不伤鼻黏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鼻毛剪,包括呈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多个透毛孔,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刀片组,所述刀片组通过转轴连接在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扇叶转动后,所述壳体内的气体流向为第一输出轴一端至第二输出轴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位于壳体内的扇叶,壳体内的空气向着壳体的尾部流动,产生较大的气压差,使套筒上的透毛孔具有向内吸气流,通过该气流将鼻毛吸进透毛孔内,通过刀片组的高速转动,将鼻毛切断,同时剪断的鼻毛存留在套筒内,另一方面,刀片组位于套筒内,不与鼻粘膜直接接触;通过本技术解决了鼻毛剔除不干净和损伤鼻黏膜的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设有套筒的一端端部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光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可充放电的锂电池,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电源开关。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电池呈环状设在所述壳体内侧壁的一周上。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空心柱状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有多组滤孔。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刀片组包括多个刀片,相邻的刀片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位于壳体内的扇叶,壳体内的空气向着壳体的尾部流动,产生较大的气压差,使套筒上的透毛孔具有向内吸气流,通过该气流将鼻毛吸进透毛孔内,通过刀片组的高速转动,将鼻毛切断,同时剪断的鼻毛存留在套筒内,另一方面,刀片组位于套筒内,不与鼻粘膜直接接触;通过本技术解决了鼻毛剔除不干净和损伤鼻黏膜的问题;
2、将锂电池设置为环状,减小壳体内的气流在流动中的阻力;
3、可拆卸的套筒可以在使用过一次之后进行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4、刀片之间的间隙,一方面用于气流的顺畅流通,另一方面使鼻毛进入该间隙内,便于切除鼻毛;
5、通过设置滤孔,避免短小的鼻毛渣进入壳体内;
6、利用支撑板将驱动电机支撑在壳体的中部,简化传动结构,同时为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通道;
7、每个刀片与转轴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杆连接,支撑刀片的同时,增大刀片在转动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5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自动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式给料机的纠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