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温区域的蝶阀轴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6004.2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典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2;F16C35/063;F16C33/6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刘东 |
地址: | 7351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温 区域 蝶阀轴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区域的蝶阀轴系结构,属于蝶阀的技术领域,解决蝶阀在高温状态下轴承易损坏,日常检查维护困难的问题,包括主轴以及沿主轴的轴线依次穿插在主轴上的轴承座和端盖,轴承座安装在蝶阀主体的体表,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端盖与蝶阀主体为可拆卸连接,在轴承座上和轴承的外圈上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润滑脂注油孔,并且轴承与蝶阀主体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耐高温填料,由内置式轴承位置改变到外置式轴承,远离其内部高温区域,同时方便维护轴承,降低高温环境和灰尘凝结的干扰,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端盖与蝶阀主体为可拆卸连接,除遮挡灰尘的同时,也为日常检查提供方便,还间接的提高轴承更换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蝶阀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区域的蝶阀轴系结构。
背景技术
高炉高温区域通常使用的蝶阀通常安装内置滚动轴承,轴承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填料密封;因轴承靠近高温介质(蝶阀内部工况温度160℃-200℃),注入的油脂受高温影响和灰尘结合变干,形成黑色块状物质依附于轴承内、外圈及滚子表面,注入的润滑脂不但没有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反而形成的黑色块状物质增加了轴承转动阻力,易发生轴承损坏故障;同时因轴承为内置式,生产运行期间无法检查其润滑状况及外观,且发生故障时只有通过生产停机状态下整体更换阀门消除故障,检修时间长,且施工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区域的蝶阀轴系结构,解决蝶阀在高温状态下轴承易损坏,日常检查维护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高温区域的蝶阀轴系结构,包括蝶阀主体,蝶阀主体包括主轴以及沿主轴的轴线依次穿插在主轴上的轴承座和端盖,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座与蝶阀主体的体表连接,可采用螺栓与螺母配合将轴承座固定于蝶阀主体上。
上述结构中:内置滚动轴承位置改变到外置式滚动轴承,并用轴承安装于轴承座,螺栓与螺母配合将轴承座固定于蝶阀主体上,轴承发生故障时无需整体更换整体阀门,只需拆卸轴承座即可更换新的轴承座,采用外置式安装轴承座远离高炉高温区域,降低了注入的油脂受高温影响导致变干,在此基础上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避免因注入的油脂因高温干结凝固对蝶阀主轴的转动对轴承造成损坏,间接地提升了注入的油脂在轴承座的轴承的使用率。
进一步的,在轴承座上开设有润滑所述轴承用的润滑脂注油孔,润滑脂从所述润滑脂注油孔注入,且流入所述轴承座内安装轴承的空间内;润滑脂流入轴承座内装轴承的空间中,对轴承本体起着润滑作用、而充盈在该空间的润滑脂能减少蝶阀主体内的黑色块状物质与轴承接触。
进一步的,润滑脂注油孔设置两个,且两个润滑脂注油孔相邻设置,在轴承的外圈上开设有与润滑脂注油孔贯通的润滑脂注油副孔,其润滑脂注油孔与润滑脂注油副孔安装在同一轴线上,确保润滑脂快速可以充实到整个轴承内部,两个润滑脂注油孔交替使用,避免单个堵塞而无法使用,同时,提供多个选择操作更方便,同时,再安装时要考虑润滑脂倒流,所以两个润滑脂注油孔的水平高度要大于轴承轴心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端盖与轴承座为可拆卸连接,轴承座与端盖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具体为螺纹连接,端盖与蝶阀主体为可拆卸连接,为日常检查提供方便,同时方便后续更换注入的润滑脂,避免反复累积的黑色块状物质对轴承造成影响,端盖旋入蝶阀主体过程中,挤压润滑脂还能对依附于轴承内、外圈及滚子表面的黑色块状物质冲刷。
进一步的,在轴承靠近阀板一侧填充有耐高温填料,耐高温填料具体材料为石墨盘根,更好的降低高温介质及灰尘对轴承润滑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的,端盖与轴承之间的间隙间距为30-50um,便于轴承端盖安装,保证间隙过盈30-50um,减轻轴承工作间隙不均现象。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6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色光混合的平面镜成像探究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尘纸生产线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