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7466.6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高艳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伟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613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装置;包括针柄和针芯,针柄上一体成型有与其垂直分布的收集嘴,收集嘴内部设置有针柄内部相连通的通孔,通孔上塞紧有密封塞,针芯的内端边缘处一体成型有遮板,且遮板的宽度大于通孔的宽度,针柄的后端面一体成型有一对球面凸点,且球面凸点呈90度分布,针芯的前端面自外向内开设有与球面凸点配合卡接的球面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柄上设置与内部连通的收集嘴,并且针芯上设置有封堵收集嘴的遮板,使得切换试管时,仅需转动针芯即可封堵或者开启通孔,不再需要拔出,也不再需要旁人协助,并且结构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在神经外科中,腰椎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可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脊髓病变、疑有颅内占位病变、对诊断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及气脑、椎管造影等;腰椎穿刺在收集脑脊液时,需要使用多个试管切换收集,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每个试管大概收集2-5ml即可,具体操作如下:穿刺针穿刺完成后,将试管放置在穿刺针的尾端正下方接脑脊液,拔出针芯,让脑脊液自然滴入试管内,接着插回针芯,换另一个试管,再拔出针芯收集,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完成收集工作;该操作方式的针芯需要来回插拔,在拔出时就需要旁人协助拿持,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腰椎穿刺在收集脑脊液时,需要反复插拔针芯,拔出的针芯需要旁人协助拿持,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神经外科引流装置,包括针柄和针芯,所述针柄上一体成型有与其垂直分布的收集嘴,所述收集嘴内部设置有针柄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上塞紧有密封塞,所述针芯的内端边缘处一体成型有遮板,且遮板的宽度大于通孔的宽度,所述针柄的后端面一体成型有一对球面凸点,且球面凸点呈90度分布,所述针芯的前端面自外向内开设有与球面凸点配合卡接的球面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针芯与针柄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遮板的外拱面固定有橡胶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针芯的外柄一体成型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凸楞。
更进一步地,所述针柄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体。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柄上设置与内部连通的收集嘴,并且针芯上设置有封堵收集嘴的遮板,使得切换试管时,仅需转动针芯即可封堵或者开启通孔,不再需要拔出,也不再需要旁人协助,并且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伟,未经黄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7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科用消毒分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传染科护理用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