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然灾害的临时通信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8355.7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2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H04W88/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江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然灾害 临时 通信 基站 | ||
1.一种用于自然灾害的临时通信基站,包括:水箱(1)、底板(2)、电池(3)、车轴(4)、轮毂电机(5)、支架(6)、升降结构(7)、通信基站(8)、钉紧结构(9)、顶板(10)、平板天线(11)、推杆(12)、调速把手(13)、开关(14)、孔隙(15)、出水口(16)、进水口(17)、限位腔(18)、限位头(19)、直线电机(71)、丝杆(72)、连接环(73)、滑杆(74)、第一撑架(75)、第二撑架(76)、下侧板(77)、上侧板(78)、滑槽(79)、轴座(710)、固定块(91)、插杆(92)、滑套(93)、限位环(94)、第一紧固栓(95)、第二紧固栓(9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为一方形的空壳结构,所述水箱(1)底部通过轴座固定有一车轴(4),车轴(4)两端各自固定有一轮毂电机(5),水箱(1)底面远离车轴(4)的另一侧设有一倾斜的支架(6),支架(6)的底部和轮毂电机(5)的底部平齐,所述水箱(1)远离轮毂电机(5)的一侧连接有两个推杆(12),两个推杆(12)之间采用至少两组横杆加固连接,所述水箱(1)的上平面固定焊接有一平板结构的底板(2),底板(2)上表面通过升降结构(7)连接有一顶板(10),顶板(10)上表面固定有一通信基站(8),通信基站(8)上固定至少四组平板天线(11),通信基站(8)和平板天线(11)电连接;所述水箱(1)的前侧固定有一盒状结构,盒状结构内内嵌有一电池(3),所述水箱(1)两侧各自设有至少两组凹陷,每组凹陷内内嵌有一钉紧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灾害的临时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7)包括直线电机(71)、丝杆(72)、连接环(73)、滑杆(74)、第一撑架(75)、第二撑架(76)、下侧板(77)、上侧板(78)、滑槽(79)、轴座(710);轴座(710)固定在底板(2)上表面靠近推杆(12)的一侧,所述下侧板(77)定在底板(2)上表面远离推杆(12)的一侧,下侧板(77)上设有水平的贯穿槽形成滑槽(79),所述轴座(710)、下侧板(77)分为两组,轴座(710)、下侧板(77)互相平行固定在底板(2)两侧,所述的两个下侧板(77)的滑槽(79)之间设有一根滑杆(74),滑杆(74)垂直于下侧板(77),滑杆(74)可在两个滑槽(79)内自由滑动,滑杆(74)两端通过各自外嵌配合有一第一撑架(75),第一撑架(75)和滑杆(74)形成旋转副,每个轴座(710)上均通过轴杆配合有第二撑架(76),第二撑架(76)通过轴杆和轴座(710)形成旋转副,第二撑架(76)和第一撑架(75)交叉连接,第二撑架(76)和第一撑架(75) 的中部采用轴杆配合,再第一撑架(75)的上端通过轴杆连接第二层的第二撑架(76),的第二撑架(76)的上端通过轴杆连接第二层的第一撑架(75),第二层的第二撑架(76)和第二层的第一撑架(75)中部采用轴杆配合,依次类推,第二撑架(76)和第一撑架(75)的层数不得少于两层,所述上侧板(78)结构和下侧板(77)结构一致;所述顶板(10)的底部分布有两组上侧板(78)和轴座(710),其中顶板(10)上的上侧板(78)分布在靠近推杆(12)的一侧,顶板(10)上的轴座(710)分布在远离推杆(12)的一侧,上侧板(78)上的滑槽(79)内同样配合有一滑杆(74),最上层的第一撑架(75)的上端外嵌配合在上侧板(78)所配合的滑杆(74)上,最上层的第二撑架(76)的上端通过轴杆配合在底板下的轴座(710)上;所述下侧板(77)所配合的滑杆(74)的中部同心外嵌有一连接环(73),连接环(73)和滑杆(74)形成旋转副,连接环(73)内设有一限位腔(18),丝杆的一端设有和限位腔(18)一致的限位头(19),限位头可在限位腔内围绕限位腔(18)的轴心自由转动,所述底板(2)上靠近推杆(1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直线电机(71),直线电机(71)和丝杆(72)互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83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纱实验室的测试的装置
- 下一篇:扣骨机卷线成型模具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