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1239.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任;吴鸳鸯;程巧鸳;胡磊;陈碧莲;马临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B23/06 | 分类号: | A62B23/06;A62B7/10;G01N1/24;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舒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鼻腔 粉尘 收集 | ||
1.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鼻腔支撑架和颗粒粉尘截留层,所述双鼻腔支撑架由两个用于置入目标人体鼻腔内的鼻腔体扩张器和连接于两鼻腔体扩张器之间的固定夹组成,所述鼻腔体扩张器为与人体鼻腔轮廓相似的弹性网格状结构,且鼻腔体扩张器沿轴向设有可与其前、后两端面贯通的呼吸通道;所述鼻腔体扩张器后端面的外边沿外翻形成一弧形环边,用于与目标人体的鼻孔边缘贴合;所述固定夹连接于两鼻腔体扩张器之间,且面向目标人体鼻孔一侧设有一凹陷,用于夹在两鼻孔之间;
所述颗粒粉尘截留层拆卸式安装于鼻腔体扩张器的呼吸通道内,为与呼吸通道适配的层状结构,其外表面均贴覆于呼吸通道的内壁面;所述颗粒粉尘截留层沿轴向设有一前端封闭、后端敞开的过滤腔;其中:
所述层状结构包括熔喷布层和活性炭层,所述熔喷布层分为内、外两层,且两层熔喷布层之间黏附至少一层活性炭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腔体扩张器为一去顶的空心圆锥网状结构,其中圆锥网状结构的前端面外径小于后端面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腔体扩张器套设于颗粒粉尘截留层外部,二者拆卸式连接在一起,并保持鼻腔体扩张器的内环壁以及前端面均与颗粒粉尘截留层的外表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粉尘截留层为一前端封闭、后端敞开的空心圆台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为一U型夹,且U型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鼻腔体扩张器的弧形环边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结构由两层熔喷布层和两层活性炭层组成,所述熔喷布层分为内、外两层,且两层熔喷布层之间黏附两层活性炭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鼻腔体扩张器与颗粒粉尘截留层卡接,即鼻腔体扩张器的弧形环边内沿处设置凸起,颗粒粉尘截留层插入鼻腔体扩张器的呼吸通道内,并通过鼻腔体扩张器的凸起卡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颗粒粉尘截留层的外壁设有拉绳,并通过拉绳与鼻腔体扩张器系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粉尘截留层的外层的熔喷布层通过粘合剂与鼻腔体扩张器的内壁粘合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鼻腔粉尘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环边的内表面为弧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12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按键开关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隐藏部件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