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1830.6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1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祝江林;杨伟;张艾;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4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理 安全 防护 装置 | ||
1.一种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防护和二级防护(2),所述一级防护包括双排连墙脚手架(3),在施工便道上铺设有平整的木质层(12),所述双排连墙脚手架(3)靠近危岩体(1)脚设置,双排连墙脚手架(3)包括置于木质层(12)上的立杆(31)、与所述立杆(31)固定连接的大横杆(32)、与大横杆(32)固定连接的小横杆(33)、固定于所述立杆(31)上剪刀撑(34)以及用于连接危岩体(1)的连墙件(36),所述立杆(31)沿危岩体(1)长度方向延伸且分为两排呈相互平行的立杆面,所述大横杆(32)置于小横杆(33)的下方,在所述小横杆(33)和小横杆(33)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直角扣件(35),多根所述大横杆(32)沿立杆面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小横杆(33)垂直于两个立杆面设置,所述剪刀撑(34)位于远离危岩体(1)的立杆面,所述连墙件(36)垂直于靠近危岩体(1)的立杆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墙件(36)包括连墙钢筋(361)和连墙杆(362),在所述危岩体(1)的稳定岩体面预设有钻孔(363),所述钻孔(363)内置有连墙钢筋(361)且填充有砂浆,所述连墙钢筋(361)为直径32mm的钢筋且其外露部分弯曲,弯曲部分的长度为60mm,所述连墙钢筋(361)的一端锚入钻孔内,另一端固定于小横杆(33)上,所述连墙杆(362)套设于连墙钢筋(361),且其一端固定于连墙钢筋(36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杆(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小横杆(33)的排布方向设置有多个呈对接平铺的脚手板(37),在脚手板(37)的两端设置有两道固定箍(38),所述固定箍(38)为直径4mm的镀锌钢丝,在两个所述脚手板(37)的对接处固定有平行于小横杆(33)的支撑杆(39),支撑杆(39)固定于两个立杆面上的大横杆(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杆(31)、小横杆(33)以及大横杆(32)的交接点为主节点,多个所述立杆(31)沿立杆面排布,同时多个所述立杆(31)竖向分布,上下分布的相邻两个立杆(31)之间设置有对接扣件(311),两个相连立杆(31)的对接扣件(311)竖向错位分布且位于不同步内,同步内的隔一根立杆(31)的两个对接接头的竖向错开距离小于500mm,两个对接接头与主节点的距离小于步距的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横杆(32)的长度为3-4跨,位于同步内的大横杆(32)四周交圈设置,大横杆(32)设置于两个立杆面相向的一侧,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大横杆(32)之间设置有对接扣件(311),且在隔一跨内的两个对接扣件(311)的相互错开的距离至少500mm,且大横杆(32)的接头中心与主节点中心距离为大横杆(32)长度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横杆(33)的两端分别垂直于两个立杆面,所述小横杆(33)设置于每一步内,在小横杆(33)和大横杆(3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二者的直角扣件(35),小横杆(33)伸出立杆(31)且伸出端的距离介于10-2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撑(34)沿双排连墙脚手架(3)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剪刀撑(34)的三步三跨设置,相邻的两个剪刀撑(34)的斜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旋转扣件(341)连接,且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3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近危岩体(1)的立杆面上挂设有防护栅栏(4),所述防护栅栏(4)包括多条防护条板(41),防护条板(41)沿危岩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于立杆(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危岩治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防护(2)包括防护网(21),所述防护网(21)为主动型防护网,所述防护网(21)包裹于危岩且固定于危岩体(1)的稳定岩层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18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书本一次分切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强效除甲醛空气过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