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4966.2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红飞;祖自银;何林;鲁红专;罗志刚;杨威;陈永松;唐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1/02;H02J50/10;H02J7/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彪 |
地址: | 55353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电 线路 倾角 监测 系统 感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下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时,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组成连接机构,第一半孔与第二半孔组成导线夹持孔;第一拱形铁芯,所述第一拱形铁芯设置在上连接件上;第二拱形铁芯,所述第二拱形铁芯设置在下连接件上,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时,第一拱形铁芯两个下端面分别与第二拱形铁芯两个下端面接触;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缠绕在第一拱形铁芯上。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蓄电池供电使用时间过短,由于检测点众多,且检测点地域分布广泛,多分布在荒山野岭,给运维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取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倾角是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的主要指标,它关系到线路的运行安全,因此必须控制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输电线路倾角随着运行时间增加和气候及沿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输电线路倾角会产生变化,造成输电线路对地或对交跨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规程要求,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甚至造成线路故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因此,输电线路倾角需要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在线路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线路倾角情况,以反映线路的运行情况,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便输电线路更加安全的运行。
目前,输电线路倾角测量只能通过人工定期到指定点检测,由于检测点众多,且检测点地域分布广泛,多分布在荒山野岭,导致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研制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这个系统通过蓄电池供电。申请人在使用中发现,通过蓄电池供电使用时间过短,即便使用最先进制程功耗极低的芯片,也需要至少1年就换一次蓄电池,由于检测点众多,且检测点地域分布广泛,多分布在荒山野岭,给运维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包括:
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下表面设有第一半孔,所述第一半孔为与导线相匹配的半圆柱形凹槽;
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上表面设有第二半孔,所述第二半孔为与导线相匹配的半圆柱形凹槽,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下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时,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组成连接机构,第一半孔与第二半孔组成导线夹持孔;
第一拱形铁芯,所述第一拱形铁芯设置在上连接件上,第一拱形铁芯的内径大于导线夹持孔内径,第一拱形铁芯的中轴线与导线夹持孔的中轴线平行,第一拱形铁芯的中轴线位于第一半孔外;
第二拱形铁芯,所述第二拱形铁芯设置在下连接件上,第二拱形铁芯的内径大于导线夹持孔内径,第二拱形铁芯的中轴线与导线夹持孔的中轴线平行,第二拱形铁芯的中轴线位于第二半孔外,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时,第一拱形铁芯两个下端面分别与第二拱形铁芯两个下端面接触;
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缠绕在第一拱形铁芯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感应线圈电连接;
过压保护模块,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电连接在感应取电模块和蓄电池之间;
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在过压保护模块与蓄电池之间;
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在整流模块与蓄电池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机构的重心位于下连接件第二半孔中心轴线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上连接件第一半孔以外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4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