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5039.2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陈琦;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F23D14/58;F23D14/46;F24C3/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奇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7 | 代理人: | 黄国清;郑吕凤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高效 红外 燃烧 | ||
1.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1)、分气盘(4)和燃烧板(2),所述炉头(1)设有预混腔(10),所述分气盘(4)设有混气腔(42),所述炉头(1)和所述分气盘(4)连接使所述预混腔(10)和所述混气腔(42)连通,所述燃烧板(2)盖设于所述混气腔(4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通孔和隔热结构(3),所述中心通孔由下而上依次贯穿所述炉头(1)、所述分气盘(4)和所述燃烧板(2),所述隔热结构(3)设置在所述预混腔(10)与所述混气腔(42)之间,且所述隔热结构(3)设有若干供燃气通过的孔隙(31),所述孔隙(31)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预混腔(10)和所述混气腔(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31)为在竖直方向上倾斜的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孔隙(31)的上端或/和下端设有隔热部(32),所述隔热部(32)用于阻隔所述燃烧板(2)下侧的热量辐射至所述炉头(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32)为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一侧与所述隔热结构(3)固定连接,另一侧往斜上方或斜下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为所述隔热结构(3)的局部冲压切割后向斜上方或斜下方弯折形成,所述反射板与所述隔热结构(3)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孔隙(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反射板朝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倾斜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3)设置于所述分气盘(4)的底部并与所述分气盘(4)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3)包括均设置有若干所述孔隙(31)的内环隔板(3A)和外环隔板(3B);所述预混腔(10)包括内预混腔(121)和外预混腔(122),所述外预混腔(122)设置于所述内预混腔(121)的外围;所述分气盘(4)包括内环混气腔(421)和外环混气腔(422),所述内环混气腔(421)通过所述内环隔板(3A)与所述内预混腔(121)连通,所述外环混气腔(422)通过所述外环隔板(3B)与所述外预混腔(12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腔(10)包括内预混腔(121)和外预混腔(122);所述分气盘(4)底部至少包括第一支撑面(401)、第二支撑面(402)和若干连接部(403),所述第一支撑面(401)与所述外预混腔(122)内侧壁上端面相抵接,且所述第一支撑面(401)间隔设有若干与所述内预混腔(121)连通的内进气孔(43),所述第二支撑面(40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401)的外围并与所述外预混腔(122)外侧壁上端面相抵接,每个所述连接部(40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面(401)和所述第二支撑面(402),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403)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外预混腔(122)连通的外进气孔(4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气盘(4)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401)与所述连接部(403)之间的环形分隔件(5),所述分隔件(5)将所述混气腔(42)分隔为内环混气腔(421)和外环混气腔(422),所述内环混气腔(421)与所述内进气孔(43)连通,所述外环混气腔(422)与所述外进气孔(44)连通;
所述隔热结构(3)包括彼此独立的内环隔板(3A)和外环隔板(3B),在所述内环隔板(3A)和所述外环隔板(3B)上分别设有若干所述孔隙(31),所述内环隔板(3A)设置于所述内环混气腔(421)内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面(401)相抵接,所述外环隔板(3B)设置于所述外环混气腔(422)内并与所述第二支撑面(402)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50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五金件生产的可调节机床
- 下一篇:钢质展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