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桐心室内便携式多功能组合养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5689.7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振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振钊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室 便携式 多功能 组合 养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桐心室内便携式多功能组合养鱼装置,包括两个圆柱鱼池,两个所述圆柱鱼池的外侧壁底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贯穿圆柱鱼池的外侧壁延伸至内侧,两个所述第一导管远离圆柱鱼池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外侧设置有制冷机,所述第二导管远离第一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蛋白质分解塔,所述蛋白质分解塔的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本实用新型中,本装置实际操作时可安置在室内工厂化养殖,超市批发养殖销售、食市酒楼水产鱼池养殖、能大大提高养殖水产的生命周期,减少水产损失、减少浪费设备占地空间,能做到高产、高效、少耗能、少占地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桐心室内便携式多功能组合养鱼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按水域性质不同分为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
我国水产养殖多数是池塘式养殖,由于人工投放饲料、人畜粪便、杂草等喂食,在各种污染物、寄生虫、有害微生物、致病细菌极易滋生,水质极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各种重金属元素、农药、化学药品的污水也往池塘直排,更有养殖户为了高产,盲目的使用禁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如能提供一种高效净化、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占地少的养殖装置,来二次净化水产安全、肉质鲜美、无鱼腥腐泥味的优质放心鱼,将是人们梦寐以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桐心室内便携式多功能组合养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桐心室内便携式多功能组合养鱼装置,包括两个圆柱鱼池,两个所述圆柱鱼池的外侧壁底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贯穿圆柱鱼池的外侧壁延伸至内侧,两个所述第一导管远离圆柱鱼池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外侧设置有制冷机,所述第二导管远离第一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蛋白质分解塔,所述蛋白质分解塔的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远离蛋白质分解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生物滤场塔,所述生物滤场塔远离蛋白质分解塔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远离生物滤场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塔,所述紫外线杀菌塔的顶部靠近圆柱鱼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靠近圆柱鱼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六导管,且两个第六导管分别贯穿两个圆柱鱼池的外侧壁延伸至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第一导管靠近圆柱鱼池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水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导管靠近第一导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生物滤场塔的内顶侧设置有珊瑚石滤层,所述生物滤场塔靠近珊瑚石滤层底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滤网,所述支撑滤网的底侧设置有活性炭滤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紫外线杀菌塔的内侧设置有紫外线灯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五导管靠近第六导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第六导管靠近圆柱鱼池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水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振钊,未经潘振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5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压综保跳闸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路水气分离及气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