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鞋底及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9538.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4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夏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丽芬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13/12;A43B13/18;A43B13/22;B29C45/26;B29C45/14;B29C45/16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陈晓宇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功能 鞋底 及其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加工领域,公开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鞋底及其成型模具,鞋底包括注塑层(11)、夹合在注塑层(11)之间的缓冲层(12),注塑层(11)一体注塑成型,注塑层(11)的顶面用于与鞋帮固定,注塑层(11)的底面用于接触行走面,注塑层(11)内局部或整体布置有缓冲层(12),模具包括上模(21)和底模(22)、缓冲层支撑架(23),缓冲层支撑架(23)与底模(22)配合,缓冲层支撑架(23)设有开口(231);本实用新型注塑层加强鞋底的耐磨能力和防滑能力,中间夹缓冲层增加了鞋底的缓冲减震能力,缓冲层中设置容留孔,使上下的注塑层形成一体,固定更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鞋底及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鞋垫体的上表面通过贴合一层缓冲层,以增加鞋垫体的舒适度,而这种缓冲层通常不能直接与鞋帮相固定,且缓冲层由于耐磨性欠佳,也不能直接接触地面用作底层鞋底面,因此鞋垫的缓冲层只能作为鞋底的夹层存在。但是现有技术中缓冲层都采用与鞋垫体通过胶体通过粘贴或热粘合的方式来固定,极容易出现脱胶的现象,特别是缓冲层在户外运动使用的需求较大,而进行户外运动由于高强度的摩擦更容易加剧脱胶现象的产生,使鞋子的使用寿命、安全性都存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解决这种问题的鞋底以及生产这种鞋底的模具,使多层带有缓冲层的鞋底固定牢固不易脱胶,且使用寿命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鞋底及其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鞋底,包括注塑层、夹合在注塑层之间的缓冲层,注塑层一体注塑成型,注塑层的顶面用于与鞋帮固定,注塑层的底面用于接触行走面,注塑层内局部或整体布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上设有竖直方向上贯通缓冲层的容留孔,缓冲层上下两侧的注塑层通过容留孔连通形成一体,使注塑层灌注在容留孔内与容留孔连接。缓冲层通过容留孔使注塑层在未成形之前流入,流入的注塑层在缓冲层上下形成连通的一体。缓冲层的上下表面都与注塑层接触,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定位加固,于众多的容留孔内,缓冲层与注塑层侧面接触,若是缓冲层为部分设置的,还有缓冲层的外侧表面与注塑层接触,从而实现了水平方向的定位加固,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相结合,使缓冲层固定十分牢固。
一种用于成型具有缓冲功能鞋底的模具,包括上模和底模,上模和底模可拆卸连接,底模内设有成型腔,还设有缓冲层支撑架,缓冲层支撑架设置于上模和底模之间,缓冲层支撑架与底模可拆卸连接且与底模配合;缓冲层支撑架设有开口,开口内的空间与成型腔连通,缓冲层支撑架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容置缓冲层的安装槽,安装槽与底模相对,安装槽环绕设置于开口的底边缘;缓冲层支撑架与底模盖合时,安装槽与底模之间形成槽口。一体的注塑材料形成注塑层11,在每个容留孔121的上下两侧形成类似于工字型的固定结构,除非注塑层11断裂,否则缓冲层12不会脱离注塑层11,形成了牢固的固定结构,也无需后续借助胶体进行,缓冲层12的顶面于鞋帮固定,底面可以加工形成各种纹路。由于缓冲层可以使鞋底更加柔软,具备良好的缓冲、减震的功能,但是耐磨能力差,而纯注塑层会使鞋底太硬,二者牢固接合,可以将两者的优势相结合,底面为注塑层加强鞋底的耐磨能力和防滑能力,中间夹缓冲层增加了鞋底的缓冲减震能力,使用者在使用鞋具时,特别是户外剧烈运动的场景下使用,会尤其的得心应手,且鞋底的使用寿命也更加有所保证,不会有脱胶的状况发生。
作为优选,底模的顶面设有凸环,开口的侧壁与凸环外侧表面的形状相配合,缓冲层支撑架与底模通过开口与凸环的配合卡合。
作为优选,缓冲层支撑架与底模通过枢轴可枢转连接。
作为优选,上模通过枢轴可枢转连接于底模的侧边,缓冲层支撑架与和底模的底部相连接,上模盖合在缓冲层支撑架的上方。
作为优选,安装槽环绕整个开口的底边缘形成一圈。
作为优选,缓冲层支撑架的前部或/和后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环绕在开口底边缘的前侧或后侧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丽芬,未经夏丽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9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烯裂解用稀释蒸汽产生装置
- 下一篇:无线生理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