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盖帽组件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9575.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6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2 | 分类号: | H01M50/152;H01M50/179;H01M50/30;H01M50/559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胡琴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盖帽 组件 | ||
一种电池盖帽组件及电池,由于排气槽设置在钢圈外侧壁上,在通过注塑填充绝缘胶时,排气槽不在模具型腔中,因而灌胶时无需担心有绝缘胶堵塞排气槽,可加快灌胶效率,因而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在金属环形外壳内装配环形隔胶圈,简化了电池盖帽组件的组装步骤,而由于不再使用环形隔胶圈,因此,也无需再将黄兴隔胶圈侧壁上的定位槽与电路板上的通孔对准,大幅降低了电池盖帽组件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此外,直接通过注塑成型完成绝缘胶的灌注,不会出现灌多或灌少的情况,大幅避免了电池盖帽组件的报废率。另外,电池盖帽组件与钢壳的配合采用过盈配合装配连接,装配方式简单,组装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盖帽组件及具有该电池盖帽组件的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便携式移动设备(如摄像机、数码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电池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而锂电池作为众多电池的一种,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各种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一种以锂离子电芯及钢壳和帽形管理电路组件构成的1.5V电池,其替代一次性干电池有着高性能与环保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现有钢壳锂离子电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势,但不具有电池电路,不能直接替代现有圆柱形电池使用。为使其能够替代圆柱形电池,可以设置一具有电池电路的盖帽组件,通过将盖帽组件安装固定在钢壳锂离子电芯的顶部,从而使其可直接替代圆柱形电池使用。
现有的电池盖帽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其在装配时,需依次将环形隔胶圈101、带有元器件的电路板102以及环形绝缘圈103装入导电材质的金属环形外壳104内,随后通过冲压工艺,使金属环形外壳104的两端边缘朝内翻边,以将叠放的环形隔胶圈101、电路板102及环形绝缘圈103压紧在金属环形外壳104内,随后向电路板102具有元器件的一面与金属环形外壳104的端面之间填充胶层,以避免电路板102上的元器件受到腐蚀,为使电池正常工作,需要及时将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避免爆炸,因此,在电路板102上设置有通气孔106,在环形隔胶圈1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105,环形隔胶圈101上的凹槽105与电路板102上的通气孔对齐以形成排气通道,然而,在装配环形隔胶圈101和电路板102时,因金属环形外壳104内壁的结构影响以及其尺寸影响,导致装配进入的环形隔胶圈101或电路板102不容易转动,从而致使环形隔胶圈101上的凹槽105与电路板102上的通气孔不易对齐,装配难度高,装配效率低;另外,因灌胶时不容易掌握量,因此,胶量灌多时容易堵塞环形隔胶圈101上的凹槽105及电路板102上的通气孔,而胶量灌少时则无法包裹电路板102上的元器件,导致元器件易被腐蚀;此外,灌胶完后还要等胶干,同样导致了装配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装配更简单的电池盖帽组件及电池,提高电池盖帽组件的生产及装配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盖帽组件,包括电路板体,在电路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正极端,在电路板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钢圈,在钢圈的内圈中且于电路板体上还设置有与电芯的正极连接的电极柱及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体上设置有供绝缘胶通过的过胶通孔,在钢圈的内圈中通过注塑形成有将钢圈的内圈填满且将电子元件完全包裹覆盖的绝缘胶块,其中,电极柱的端部裸露,在电路板体的上表面通过注塑形成有由绝缘胶形成的围绕正极端的绝缘胶层,以形成单电压电池盖帽组件,或者在电路板体的上表面通过注塑形成有由绝缘胶形成的围绕正极端且间隔设置的两圈绝缘环,以形成双电压电池盖帽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括钢壳和电芯,还包括上述电池盖帽组件,所述电芯设置在钢壳内,电芯的正极与电池盖帽组件中的电极柱连接,所述电池盖帽组件通过过盈配合盖紧在钢壳的端口处以将电芯包装在钢壳内,电池盖帽组件的钢圈上的平面则与钢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9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骨料螺旋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