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成帽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0355.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丁茜;张磊;王时敏;顾远哲;李文锦;孙玉春;佟岱;浦婷婷;谢秋菲;周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李建忠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成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种植与修复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预成帽,包括本体,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用于承载咬合记录材料,连接部用于连接愈合基台;其中,连接部与愈合基台可拆卸地相连接。通过连接部与愈合基台相连接,并通过安装部承载咬合记录材料,即咬合记录材料通过本体稳定地支撑在患者缺牙区愈合基台上部,待患者咬合后可获取咬合记录,即可便捷地获取精确、稳定的咬合记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种植与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成帽。
背景技术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固定修复已成为大多数牙列缺损的常用治疗方案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治疗中。其中,种植固定修复体的咬合是其发挥咀嚼功能的基础,也是种植修复治疗中被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由于种植体的骨结合形式,缺乏天然牙的牙周膜结构,种植修复体更容易产生咬合过度负载,从而可能导致各类机械并发症,如修复体崩瓷、螺丝松动、螺丝折断、修复体或种植体折断等,甚至可能造成种植体的骨结合失败,最终影响种植修复治疗的近远期效果;若咬合分离过多,又可能导致咀嚼功能不良、余留天然牙继发损伤。由此可见,种植固定修复治疗对咬合的精准性有着比常规固定修复及可摘义齿修复更高的要求。
临床诊疗中,当牙列缺损涉及多个后牙缺失、游离缺失等情况时,无法仅根据余留牙在工作模型上确定咬合关系,此时须通过制取咬合记录将口内的咬合关系转移至工作模型上,咬合记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是决定修复体质量及修复效果的关键环节。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种植固定修复制取咬合记录的方法主要是在愈合基台上直接利用硅橡胶等咬合记录材料制取。愈合基台与对颌牙之间常存在较大间隙,若直接用于咬合记录制取,则使得局部咬合记录材料过多、过厚,难以成形,影响咬合记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此外,预成的愈合基台形态单一,缺乏固位结构,不利于咬合记录材料的稳定,在模型上复位时精确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成帽,以用于制取精确、稳定的咬合记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口腔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制取的预成帽,包括:
本体,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用于承载咬合记录材料,连接部用于连接愈合基台;
其中,连接部与愈合基台可拆卸地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与愈合基台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为安装孔,安装孔与愈合基台上部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为平面、凸起、或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为凹槽,凹槽的至少一端与本体的周向外表面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凹槽包括第一凹槽段和第二凹槽段;
其中,第一凹槽段的至少一端与本体的周向外表面相交;
和/或,第二凹槽段的至少一端与本体的周向外表面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具有穿设通孔,穿设通孔用于供外设部件通过后与愈合基台相连接,以将连接有本体的愈合基台由种植体上取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的周向外表面设置有标识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包括:
安装台,安装台的一端具有安装部;
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与安装台远离安装部的另一端相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具有连接部;
其中,安装台为圆柱体或多面柱体,和/或,连接柱为圆锥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台与连接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0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工程用变压器电气换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