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回风专用分体式热管热能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1845.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孟国营;吕向阳;胡兆春;史树君;付峻青;魏勇刚;赵旭;董炎;刘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波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回风 专用 体式 热管 热能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矿井回风专用分体式热管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风立井(1)、主扇(3)、扩散塔(4)、进风立井(6)、井口加热室(7)、进风井室(8)、进风格栅(9)、进风井口(10)、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工质上升管(14)、工质下降管(13)和轴流风扇(15),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以若干组形式分布置于回风立井(1)的井壁,用于吸收矿井回风热气流的低温热能;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内部的工质因吸热发生相变由液态转为气态,从所述工质上升管(14)导入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布置在所述井口加热室(7)内,室外冷气流在负压作用下经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由所述进风井口(10)经所述进风立井(6)送入井下,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内部的工质因放热发生相变由气态转为液态,从所述工质下降管(13)导入分体式热管的蒸发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回风专用分体式热管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和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均为模块化配置并一一对应,由所述工质上升管(14)和所述工质下降管(13)相连通,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和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组成若干组分体式热管换热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回风专用分体式热管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上升管(14)和所述工质下降管(13)的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所述工质上升管(14)的管径比所述工质下降管(13)的管径至少增大一至两个规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回风专用分体式热管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分体式热管换热系统中的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位于所述进风立井(6)内地面上部,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位于所述回风立井(1)内地面下部,且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高于对应的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回风专用分体式热管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块化配置的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和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均由若干根翅片管以管束的形式和外部框架构成,所述管束的组成为2排、4排、6排或8排,所述管束排列方式为顺排或交叉排;
所述管束的上端和下端均以集管相连,所述集管上配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气口或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井回风专用分体式热管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或所述分体式热管冷凝器(12)中的所述翅片管的长度为1.5m-4m,所述翅片管的数量为10根-100根,所述翅片管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或铝,所述翅片管的翅片为防腐铝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回风专用分体式热管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支架(16),所述蒸发器支架(16)设置于所述回风立井(1)内,所述分体式热管蒸发器(11)安装于所述蒸发器支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波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波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18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齿轮箱结构及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波纹板桥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