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钻机正循环送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3235.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5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合信;王彥光;郭少英;叶彥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钻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350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钻机 循环 送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钻机正循环送水器,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端设有接头防松结构,所述中心管下端设有转动送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循环钻机使用时可以实现反循环功能和正循环功能,一机多用,避免人工切换的操作,提高钻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机打孔送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两用钻机正循环送水器。
背景技术
钻机在打孔时,需要不断的往钻孔里注水,便于将钻渣排出,注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往钻杆上端注水,从钻杆下端流出,既正循环;一种是从地表往钻孔里注水,通过钻杆将泥浆抽出,既反循环。
反循环钻机工作时根据工况选择正循环还是反循环,而正循环和反循环的切换较为复杂,需要更换不同功能的送水器,耽误工作效率,传统的送水器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用钻机正循环送水器,以解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用钻机正循环送水器,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端设有接头防松结构,所述中心管下端设有转动送水结构;
所述接头防松结构包括中心管上端的内螺纹,中心管上端设有中心管接头,中心管接头下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互相啮合,中心管接头、中心管侧表面各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一侧安装有防松卡箍;
所述转动送水结构包括中心管上端的上压盖,上压盖与中心管滑动连接,中心管下端安装有下压盖,下压盖与中心管滑动连接,上压盖下端安装有送水器壳体,送水器壳体上表面与上压盖固定连接,送水器壳体下表面与下压盖固定连接,送水器壳体上端开有密封槽一,密封槽一内圈安装有上密封圈,送水器壳体下端开有密封槽二,密封槽二内圈安装有下密封圈,中心管中心处开有透水孔一,送水器壳体侧表面开有透水孔二,透水孔二一侧安装有胶管接头。
进一步的,中心管接头上端安装有法兰片一。
进一步的,中心管下端安装有法兰片二。
进一步的,密封槽二下端安装有密封圈调整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循环钻机使用时可以实现反循环功能和正循环功能,一机多用,避免人工切换的操作,直接提高钻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两用钻机正循环送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心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防松卡箍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2、内螺纹;3、中心管接头;4、外螺纹;5、环形槽;6、防松卡箍;7、上压盖;8、下压盖;9、送水器壳体;10、密封槽一;11、上密封圈;12、密封槽二;13、下密封圈;14、透水孔一;15、透水孔二;16、胶管接头;17、法兰片一;18、法兰片二;19、密封圈调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两用钻机正循环送水器,包括中心管1,中心管1上端设有接头防松结构,中心管1下端设有转动送水结构;
接头防松结构包括中心管1上端的内螺纹2,中心管1上端设有中心管接头3,中心管接头3下端设有外螺纹4,外螺纹4与内螺纹2互相啮合,中心管接头3、中心管1侧表面各开有环形槽5,环形槽5一侧安装有防松卡箍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钻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钻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3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