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泵及具有其的食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4689.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3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53/10;F04B53/22;A47J31/32;A47J31/46;A47J19/02;A47J4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玉霞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具有 食物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泵及具有其的食物处理装置,流体泵包括:泵体,泵体具有相互连接且密封配合的阀头和阀座,泵体被分隔出进液腔和出液腔,相对应地,阀座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液孔和至少一个出液孔;出液阀;泵送组件,泵送组件与泵体连接且与阀座的顶面相对;其中,进液阀包括第一贴合部和第一卡紧部,第一卡紧部自上向下贯穿阀座,第一贴合部贴合于阀座的顶面,出液阀包括第二贴合部和第二卡紧部,第二卡紧部自下而上贯穿阀座,第二贴合部贴合于阀座的底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体泵在不同的使用场景均能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体泵及具有其的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食物处理装置,如料理机、果汁机、豆浆机或咖啡机,在对食材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流体泵将液体输送至食物处理室内,然而流体泵的泵送组件及输送管路内均会有残留液,残留液久而久之会滋生细菌,影响食物的健康,因此,会采用倒装方式安装于食物处理装置内,这里“倒装”指的是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泵体的下侧,然而倒装又会导致流体泵出现自吸障碍,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体泵,该流体泵具体稳定的自吸能力,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流体泵的食物处理装置,该食物处理装置使用过程稳定,质量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体泵,用于向食物处理装置输送流体,泵体,所述泵体具有相互连接且密封配合的阀头和阀座,所述泵体被分隔出进液腔和出液腔,相对应地,所述阀座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液孔和至少一个出液孔,在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液腔连通的情况,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出液腔不连通,在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液腔不连通的情况,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出液腔连通;进液阀,所述进液阀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底面,用于控制所述进液孔的开关;出液阀,所述出液阀设置于所述阀座的顶面,用于控制所述出液孔的开关;泵送组件,所述泵送组件与所述泵体连接且与所述阀座的底面相对;其中,所述进液阀包括第一贴合部和第一卡紧部,所述第一卡紧部自上向下贯穿所述阀座,所述第一贴合部贴合于所述阀座的顶面,所述出液阀包括第二贴合部和第二卡紧部,所述第二卡紧部自下而上贯穿所述阀座,所述第二贴合部贴合于所述阀座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体泵,通过第一卡紧部将进液阀固定在阀座的顶面,通过第二卡紧部将出液阀固定在阀座的底面,从而保证进液阀和出液阀相对于阀座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进液阀和出液阀分别有效控制进液孔和出液孔的通断,从而保证流体泵在不同的使用场景均能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紧部包括轴向错开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贴合部连接,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抵接于所述阀座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二卡紧部包括轴向错开设置的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贴合部连接,且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分别抵接于所述阀座的顶面和底面。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孔包括多组,每组所述进液孔包括沿圆S1均匀分布的多个,每组所述进液孔分布范围小于圆S1的周长,且每组进液孔对应一个所述进液阀。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孔包括多组,每组所述出液孔包括沿圆S2均匀分布的多个,每组所述出液孔分布范围小于圆S2的周长,且每组所述出液孔对应一个所述出液阀。
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液腔环绕在所述出液腔的外围,围设所述进液腔的第一围板和围设所述出液腔的第二围板均为三角形,多组所述进液孔和多组所述出液孔分布于三角形的三个角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的内轮廓均平滑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食物处理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流体泵,所述流体泵的泵体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液口连通;食物处理室,所述食物处理室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4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喷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