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隆乳术患者头面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4846.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萍;徐凯;魏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幸祥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隆乳 患者 面部 保护装置 | ||
内窥镜隆乳术患者头面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手术床前端的头架,头架包括U形的头架座和头托,头架座的开口端纵向插入手术床内并与手术床固定连接,头架座上垂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竖杆,竖杆的顶端连接有头托,所述头架座与头托之间设有底板,底板上开有自后端沿纵向延伸的槽,竖杆穿设所述的槽内,底板搭接在手术床前端的横杆上,并通过卡箍固定在头架座与头托之间;底板的上方设有透明面罩,透明面罩的左右两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底板上,且透明面罩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插入吸氧管的缺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内窥镜操作时术者的肘部经常会触碰到患者头面部的问题,方便麻醉医生观察,保护患者头面部不受碰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隆乳术患者头面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隆乳术过程中,做手术的医生需要紧靠手术部位在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医生的站位是介于患者头部和肩膀之间的区域,内窥镜操作时医生的肘部经常会触碰到患者头面部,造成误击,患者头部仅有类似头托的狭窄中空头架固定,现有的头架为脑外科俯卧位手术专用,患者头面部被手术铺巾覆盖,在全麻状态下不便调整头部体位。患者的脸部、头部经常会红肿,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受伤。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隆乳术患者头面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窥镜隆乳术患者头面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手术床前端的头架,头架包括U形的头架座和头托,头架座的开口端纵向插入手术床内并与手术床固定连接,头架座上垂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竖杆,竖杆的顶端连接有头托,所述头架座与头托之间设有底板,底板上开有自后端沿纵向延伸的槽,竖杆穿设所述的槽内,底板搭接在手术床前端的横杆上;底板的下表面设有三个卡箍,其中两个卡箍分别与手术床前端的横杆连接,另一个卡箍与竖杆连接;底板从竖杆前端插入至头架座与头托之间,并通过卡箍固定在头架座与头托之间;底板的上方设有透明面罩,透明面罩呈圆弧形,透明面罩的左右两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底板上;透明面罩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插入吸氧管的缺口,透明面罩的前后两端均与底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槽和与卡槽匹配结合的弹性卡扣,透明面罩底面四个角分别设有弹性卡扣,底板上设有与弹性卡扣的位置一一对应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卡箍为带有缺口的环状结构,且卡箍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卡箍为带有缺口的环状结构,缺口的两端分别设有锁紧座,锁紧座内穿设有锁紧螺栓。
进一步,所述透明面罩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方便麻醉医生观察,又保护患者头面部不受碰撞,且面罩高度不妨碍术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术床的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术床的头架和底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架、底板和透明面罩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头托;2、竖杆;3、头架座;4、横杆;5、底板;51、卡槽;52、卡箍;6、透明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4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