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5818.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贺石生;倪海键;冯超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A61F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工作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包括:管体、夹层和把手,管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管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进口和出口管体的外径由管体靠近进口的一端到管体靠近出口的一端逐渐缩小,夹层沿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体内,把手固定安装于管体靠近进口的一端,管体的内部通过夹层分割为工作通道和内镜通道,工作通道设置于内镜通道的上方,工作通道用于放置手术器械,内镜通道用于放置椎间孔镜。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减少放置过程中对患者造成额外损伤,提高安全性;实现全程可视化打入椎间融合器,操作更加简便、灵活,降低手术难度;减少不必要的可撑开式椎体融合器的使用,提高了脊柱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将微创作为首选的治疗策略。在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手术中,椎间融合术具有重要地位,而椎间融合术的关键是放置椎间融合器。由于开放手术具有足够的手术视野因而可以放置任何型号的融合器。但对于微创手术而言,由于视野有限,术者只能放置与融合器配套的通道或是使用可撑开式融合器,对于较大型号的融合器,放置更大的通道会增加组织、神经损伤风险;而对于可撑开式融合器,由于材质问题导致与骨弹性模量差别较大,易导致终板损伤、塌陷、植骨不融合等,导致手术失败。同时,在内镜辅助椎间融合术放置融合器的过程中,目前尚无法实现全程可视化,尤其在最终打入融合器时,均是将内镜退出,换成更大直径通道,并且仅依赖透视,凭手感盲视下操作,增加了神经损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包括:管体、夹层和把手,所述管体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管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的内轮廓大于所述出口的内轮廓,所述管体的外径由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到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夹层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把手固定安装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所述夹层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夹层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管体的内部通过所述夹层分割为工作通道和内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设置于所述内镜通道的上方,所述管体的内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夹层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所述工作通道,所述管体的内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夹层的下表面共同形成所述内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用于放置手术器械,所述内镜通道用于放置椎间孔镜。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内还设有清洗管路,所述清洗管路包括:进水通道、出水通道、进水连接头和出水连接头,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均呈管状设置,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均开设于所述夹层内,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夹层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设置,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夹层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的两侧,且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的另一端分别正对所述管体的内壁的两侧设置,所述进水连接头和所述出水连接头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的两侧,所述进水连接头的一端贯穿所述管体的一侧并与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连接头的一端贯穿的一侧并所述出水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层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与所述出口之间预留有一定的距离。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通道的内轮廓大于所述内镜通道的内轮廓。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内镜通道的中轴线呈相对倾斜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的下部呈尖锐凸出的鸭嘴型结构。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近似呈菱形的板体结构设置,所述板体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口,所述通口的内径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把手的四角处均呈圆角,且所述把手的上部的两边的长度大于所述把手的下部的两边的长度。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通道的横截面的轮廓呈圆角矩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5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发电的天窗
- 下一篇:一种电视台机房设备上架用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