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动式直Z隔框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7603.2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1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丁文杰;唐海波;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04 | 分类号: | B29C53/04;B29C53/8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动式 隔框预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动式直Z隔框预成型装置,包括:腹板夹模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与上夹板连接的夹紧驱动件;上夹板和下夹板的接触面为水平面,上夹板的两侧面和下夹板的两侧面均与二者的接触面垂直设置,用于预浸料两端翼板的成型;第一翼板驱动组件,设置在腹板夹模组件的一侧面,包括顶模以及驱动顶模朝向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二翼板驱动组件,设置在腹板夹模组件的另一侧面,包括推模以及驱动推模朝向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通过压辊的设置,使得预浸料层叠板成型过程中通过压辊的滚动成型,减少了成型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直Z隔框成型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动式直Z隔框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的进步,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宽体客机除了机身壁板大量采用先进复合材料,机身隔框也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尤其直Z形隔框在宽体客机的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基于此,对直Z形隔框的加工效率与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直Z型隔框的加工方式为设置一压合面为直Z型的模具,通过推压机构对预浸料进行定位、碾压等操作将预浸料片从“I”形转变为“Z”形。然而这种加工工艺存在对预浸料的施压不均衡的问题,容易导致预浸料从“I”形转变为“Z”形的过程中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直Z隔框预成型装置及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动式直Z隔框预成型装置,提高了直Z隔框成型的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动式直Z隔框预成型装置,包括:
腹板夹模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与所述上夹板连接的夹紧驱动件;所述夹紧驱动件驱动所述上夹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下夹板,用以夹紧或者放松预浸料的腹板位置;
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接触面为水平面,所述上夹板的两侧面和下夹板的两侧面均与二者的接触面垂直设置,用于预浸料两端翼板的成型;
第一翼板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腹板夹模组件的一侧面,包括顶模以及驱动所述顶模朝向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
第二翼板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腹板夹模组件的另一侧面,包括推模以及驱动所述推模朝向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所述夹紧驱动件的驱动方向平行设置,且所述顶模朝向所述腹板夹模组件的面上、以及所述推模朝向所述腹板夹模组件的面上均转动设置有压辊,预浸料层叠板成型时,所述顶模和推模朝向相反的方向驱动预浸料折弯,所述压辊与预浸料层叠板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翼板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顶模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夹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顶模的第三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翼板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推模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以及驱动件所述第二夹板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推模移动的第四驱动件。
进一步地,在放置预浸料时,所述第一夹板上朝向所述顶模的面、所述下夹板上朝向所述上夹板的面以及所述推模上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面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的底面和朝向所述腹板夹模组件的一面与所述压辊相切设置,所述推模的顶面和朝向所述腹板夹模组件的一面与所述压辊相切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辊可拆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下夹板、顶模和推模均为加热板,采用电加热或者水循环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7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