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存放收纳结构的琴竹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7839.6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1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高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3/16 | 分类号: | G10D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存放 收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存放收纳结构的琴竹,包括竹柄、第一转板、第二转板和竹头,所述竹柄远离伞尾一端固定有连接圈,且连接圈远离竹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且第一转板远离竹柄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二转板远离第一转板的一端固定有竹头,所述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转轴连接处设有可锁定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不发生转动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插柱、插接筒和容纳槽,此种设有存放收纳结构的琴竹,在锁定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了使用装置时,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的稳定锁定状态,且方便解锁,相对于现有的琴竹,更加方便收纳和携带展开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琴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存放收纳结构的琴竹。
背景技术
琴竹,是扬琴演奏的重要击弦工具。自扬琴传入中国以来,由于受文化、习俗、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琴竹也在不断的汉化、改革、发展,并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扬琴琴竹。本文试图从传统琴竹、现代琴竹及外国击弦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归纳,特别是对扬琴琴竹的规范、统一及与演奏技巧、作品风格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索其规律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进一步认识扬琴琴竹在扬琴艺术中的重要性。
琴竹作为一种由竹头、竹身、竹柄及竹尾四个部分组成,在搬运琴身时,不方便携带,且易丢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设有存放收纳结构的琴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折叠将其进行收纳且方便展开使用的设有存放收纳结构的琴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存放收纳结构的琴竹,包括竹柄、第一转板、第二转板和竹头,所述竹柄远离伞尾一端固定有连接圈,且连接圈远离竹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且第一转板远离竹柄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二转板远离第一转板的一端固定有竹头,所述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转轴连接处设有可锁定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不发生转动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插柱、插接筒和容纳槽,所述第一转板靠近第二转板一端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内部设有插接筒,所述第二转板对应插接筒的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插柱,所述插接筒与插柱为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连接块、阻隔块、移动槽和扭转弹簧,所述容纳槽内部对应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插接筒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插接筒与连接块转轴处固定有扭转弹簧,且扭转弹簧两端分别于插接筒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两端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板对应插接筒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有阻隔块,所述第一转板表面上对应阻隔块移动的路径开设有缺口,所述插接筒靠近阻隔块一侧表面上固定有挡板,所述阻隔块与挡板和插接筒均为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的一端,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接筒靠近插柱的一端开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板靠近连接圈一端表面上对称设有插杆,所述插杆靠近第一转板一侧固定有滑块,所述第一转板表面上对应滑块移动路径开设有滑槽,且滑块与滑槽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圈对应插杆的位置开设有插槽,且插杆与插槽为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竹头底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师范学院,未经太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7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射频连接器插头
- 下一篇:一种广播电视播音用提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