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接收模具以及液晶电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0471.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2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勇;卓楚钦;卓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南丰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接收 模具 以及 液晶电视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接收模具以及液晶电视。上述的红外接收模具包括红外接收盒以及聚光板;红外接收盒包括盒体以及卡接件,盒体开设有收容空间,卡接件与盒体连接;聚光板与盒体连接,聚光板开设有导光通道,导光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红外接收器平齐设置,聚光板具有聚焦反光面,聚焦反光面具有弧形结构,且聚焦反光面的弧形中心位于导光通道内。当红外光线斜向红外接收器发生时,红外光线经过聚焦反光面的聚光以及反光,使得原先偏离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线重新朝向红外接收器,从而使得红外接收器获得的红外光线的光强度增大,进而使得红外接收器对于红外光线的接收角度增大,便于对倾斜发射的红外光线的接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接收模具以及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视机的使用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中,由于液晶显示电视的轻巧和超薄的性能特点,逐渐成为主流电视。传统的液晶电视包括显示模组、安装框架以及背壳,将显示模组固定在安装框架上,背壳对显示模组进行背面封装,通过遥控器对准安装框架的边缘的红外接收器,实现对液晶电视的控制。
然而,传统的液晶电视的红外接收器的结构简单,对于红外光线的接收是直线型的,当使用者使用遥控器斜对红外接收器时,经常出现控制失效的情况,无法实现多角度地红外信号的接收,导致使用者将遥控器正对红外接收器,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增大接收红外线的角度的红外接收模具以及液晶电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红外接收模具,包括:红外接收盒以及聚光板;所述红外接收盒包括盒体以及卡接件,所述盒体开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红外接收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卡接件用于与电视后盖卡接;所述聚光板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聚光板开设有导光通道,所述导光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红外接收器平齐设置,所述聚光板具有聚焦反光面,所述聚焦反光面具有弧形结构,且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弧形中心位于所述导光通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弧度为80°~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弧度为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光板包括承接部以及聚光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聚光部与所述承接部连接,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聚光部形成所述导光通道,所述聚焦反光面位于所述聚光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部包括第一承接部以及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一承接部与所述第二承接部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承接部通过所述第二承接部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导光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承接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通道的口径由靠近所述盒体至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接部靠近所述第一承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连接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光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视后盖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光板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导光通道,且所述反光层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一种液晶电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具,还包括显示面板、安装框架以及电视后盖,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电视后盖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具邻近所述安装框架的侧边设置,且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电视后盖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南丰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南丰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0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制动检测设备
- 下一篇:用于生产塑料编织袋的配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