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单元模组及其LED阵列、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1525.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0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黄成;陈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5/04;F21V19/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单元 模组 及其 阵列 发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LED单元模组及其LED阵列、发光装置,所述LED单元模组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包括不发光区域和发光区域,所述不发光区域分布于所述发光区域外围;所述LED单元模组的发光区域为至少一个LED芯片的发光区域所构成,且所述LED单元模组的发光区域大体上呈圆形。本实用新型将LED单元模组的发光区域设置为大体上呈圆形,且在不采用对置复眼透镜对其进行匀光的情况下,在焦平面上形成了大体上呈圆形且均匀的光斑,大大缩减了成本,且得到发光效果更好的光斑;本实用新型还提高了LED芯片的光电效率、发光效率、寿命、稳定性、LED芯片制造的晶元利用率,降低了LED芯片的结温和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ED单元模组及其LED阵列、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舞台灯具采用的光源是气体放电灯泡光源(俗称HID),其具体是通过反光杯收集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成像镜头投射出光线,从而实现舞台的照明或制造各种不同的舞台效果。通常情况下,使用这种光源的灯具能耗高、发光效率低、产品寿命短,且灯具的灯胆内充斥高压金卤物,存在着一定的危险系数。
近几年,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发展迅猛,其为绿色无污染的干净节能光源,且其使用寿命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每瓦电功率产生的光通量逐年提高,且工艺日趋成熟,为LED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备了条件。
但是,由于对应用于舞台灯行业的LED要求其具有功率高、光通量输出大、方向性强、均匀性好,以及其出射光斑为圆形光斑特点,现有技术中应用于舞台灯领域的大功率光源系统多采用阵列式的LED光源,LED光源的LED芯片的形状为长方形。如图1所示,LED光源所发出的多光束一一由对应的准直透镜阵列准直成近平行光,然后由对置复眼透镜进行匀光后,再由聚光透镜汇聚于其焦点平面形成均匀并具有一定照射面积的光斑。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对置复眼透镜包括第一复眼透镜301和第二复眼透镜302,第一复眼透镜和第二复眼透镜为两片相同的复眼透镜单元,两片复眼透镜单元均具有相同的六边形排布形状、相同的尺寸及相同的焦距。经准直透镜阵列准直后的光线在出光方向上由第一复眼透镜上分割成若干个如复眼透镜单元形状的六边形区域,再由第二复眼透镜及聚光透镜聚焦于其焦点平面上形成复眼单元状的六边形光斑,所述六边形光斑如图3所示;接着,再在聚光透镜焦平面上设置圆形的光阑,从而获得示的舞台灯所需的圆形光斑。
但是,由于该方案使用了有效发光面为长方形的LED芯片,LED芯片和与其一一对应的准直透镜阵列形成轴对轴的光学系统,且在利用六边形排布形状的复眼单元进行光学积分出来的六边形光斑基础上,再利用光阑切成圆形光斑,从而导致整个光学系统的光利用效率不高,且光学系统复杂,成本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光利用效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LED单元模组,用于提高采用了该LED单元模组的发光装置的光利用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单元模组,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包括不发光区域和发光区域,所述不发光区域分布于所述发光区域外围;所述LED单元模组的发光区域为至少一个LED芯片的发光区域所构成,且所述LED单元模组的发光区域大体上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1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