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杆固定组件、稳定杆总成及车辆后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2938.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励;翟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吴兴伟;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固定 组件 总成 车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杆固定组件、稳定杆总成及车辆后悬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汽车稳定杆托架、支架结构及布置方式,既能满足悬架和车体的装配工艺,又可以达到实际使用的强度需要,结构可行、装配便利、强度足够。该稳定杆固定组件,包括托架、套装在稳定杆外面的衬套和支架;衬套安装于托架的拱形部内,通过支架压紧衬套;再通过螺栓将托架和支架固定在车架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杆固定组件、稳定杆总成及车辆后悬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后悬架系统的稳定杆是通过托架、支架、衬套固定在车体或后副车架上。
图1是现有的汽车稳定杆托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稳定杆4通过稳定杆衬套3、稳定杆托架1固定在稳定杆支架2上,然后通过稳定杆支架2装配在车体上。这种装配结构适用于特定的悬架布置结构。
当悬架的布置方式发生改变时,需要对稳定杆托架1、支架2的形状、装配方式重新设计,以满足稳定杆4的装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汽车稳定杆托架、支架结构及布置方式,既能满足悬架和车体的装配工艺,又可以达到实际使用的强度需要,结构可行、装配便利、强度足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稳定杆固定组件,包括托架、支架和套装在稳定杆外面的衬套;所述托架包括拱形部和拱形部两端的平面紧固部,拱形部的形状与衬套相适配;
所述支架包括U型部和U型部两端的平面压紧部,U型部的底面抵住衬套的上表面,用于将衬套压紧在托架的拱形部内,平面压紧部抵住托架的平面紧固部的上表面,实现衬套的固定。
具体的,所述托架的平面紧固部的下表面两侧设置有一直延伸到拱形部侧面的翻边。翻边可增加托架强度,更好的承受后悬架系统传导的应力,避免稳定杆托架变形、开裂风险。
具体的,翻边在U型部与平面压紧部的过渡夹角处为圆弧状。
具体的,所述托架的平面紧固部上设置有贯穿的托架装配孔,所述支架的平面压紧部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支架装配孔,所述托架装配孔和支架装配孔用于与连接件配合将所述稳定杆固定组件连接到车体或后副车架上。
具体的,衬套与托架的拱形部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衬套上装配稳定杆的内孔中设置有若干条凸起的筋条。内孔的凸起筋条能够使衬套抱紧稳定杆的同时,有效减小接触面积,避免在日常行车过程中因涉水等因素导致的异响发生。
具体的,所述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和本体上表面设置有衬套卡脚,所述支架的U型部的底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卡脚配合孔。通过两者的配合,能够在装配过程中固定稳定杆支架,避免掉落影响生产节拍。
具体的,所述衬套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本体和衬套卡脚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固定组件的稳定杆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后悬结构,包括副车架、车体、稳定杆和所述的稳定杆固定组件。
安装时,先将稳定杆装配到稳定杆衬套的内孔中,然后将稳定杆衬套卡脚卡接在支架上的卡脚配合孔中,再将稳定杆托架的衬套拱形部的贴合弧面与稳定杆衬套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最后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托架装配孔和支架装配孔,将组件固定在副车架与车体的安装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2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水弯清洗装置
- 下一篇:电镀锌车间异味处理综合防治吸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