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漏刮件及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2946.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7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良;夏昌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防漏 清洁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漏刮件及清洁机器人,该新型防漏刮件通过设置第一刮体和第二刮体,第一刮体相对于待清洁面倾斜设置,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一刮刷面,第二刮体与第一刮体具有夹角,以形成与第一刮刷面具有夹角的第二刮刷面,第一刮体和第二刮体均位于清洁刷后方,第二刮体位于第一刮体背离新型防漏刮件的刮刷运动方向的一侧,两次刮刷清洁效果好,并且第二刮刷面与第一刮刷面具有夹角,不同夹角的两次清洁效果更好,特别是在待清洁面具有局部缝隙、局部凹槽等高低不平位置时,第一刮体经过该高低不平位置容易将积累在第一刮刷面上的灰尘震落或弹落,第二刮体能够对震落或弹落的灰尘进行清洁,清洁效果进一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漏刮件,以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清洁机器人的滚刷组件,通常包括滚刷,以及位于滚刷后方的刮板,该刮板通常是一条与地面有一定过盈量的铲式刮板,该铲式刮板倾斜设置在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该铲式刮板在宽度方向上靠近清洁机器人运动方向的一侧在下,远离扫地机运动方向的一侧在上,形成清洁机器人上铲子形态的铲式刮板。在扫地机器人行走时虽然能够比较严密地贴近地面,铲去大多数灰尘,但是遇到一些地面上的小缝隙,比如家庭地面瓷砖之间的小槽,往往会清扫不干净,还会让之前累积在铲式刮板上表面未来得及吸上尘盒的灰尘,在遇到小缝隙时经由铲式刮板的变形弹起落入缝隙之中,降低实用清洁率,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洁效果好和清洁效率高特点的新型防漏刮件。
一种新型防漏刮件,包括:
第一刮体,所述第一刮体相对于待清洁面倾斜设置,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一刮刷面,所述第一刮体位于清洁刷后方,以刮起待清洁物;
第二刮体,所述第二刮体位于所述第一刮体背离所述新型防漏刮件的刮刷运动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刮体与第一刮体具有夹角,以形成与所述第一刮刷面具有夹角的第二刮刷面,所述第二刮体位于清洁刷后方。
通过设置第一刮体和第二刮体,所述第一刮体相对于待清洁面倾斜设置,形成倾斜设置的第一刮刷面,所述第二刮体与第一刮体具有夹角,以形成与所述第一刮刷面具有夹角的第二刮刷面,所述第一刮体和第二刮体均位于清洁刷后方,清洁刷对待清洁面清洁后,第一刮体的第一刮刷面可以刮起待清洁物,防止第一刮刷面与清洁刷之间的灰尘、碎屑或液体等待清洁物被遗漏,所述第二刮体位于所述第一刮体背离所述新型防漏刮件的刮刷运动方向的一侧,在第一刮刷面第一次刮起待清洁物后,由第二刮刷面刮起第一刮刷面遗漏的待清洁物,清洁效果更好,并且第二刮刷面与第一刮刷面具有夹角,以不同角度的第一刮刷面和第二刮刷面刮刷同一位置,比起同一角度对同一位置刮刷两次不仅对该位置清洁效果更好,而且还能节省第二次刮刷所使用的动力和时间,清洁效果高,特别是在待清洁面具有局部缝隙、局部凹槽等高低不平位置时,第一刮体经过该高低不平位置容易将积累在第一刮刷面上的灰尘震落或弹落,第二刮体能够对震落或弹落的灰尘进行清洁,且无论第一刮刷面的灰尘是否被震落或弹落,第二刮体的第二刮刷面都能对该位置进行第二次刮刷,在清洁效果上获得极大提升,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刮体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新型防漏刮件的刮刷运动方向的第一侧,以及远离所述新型防漏刮件的刮刷运动方向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往待清洁面倾斜,形成与待清洁面具有钝角的第一刮刷面,钝角的第一刮刷面类似铲子,能够更好的与待清洁面贴合,并铲起待清洁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刮体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新型防漏刮件的刮刷运动方向的第三侧,以及远离所述新型防漏刮件的刮刷运动方向的第四侧,所述第四侧往待清洁面倾斜,形成与待清洁面具有锐角的第二刮刷面,锐角的第二刮刷面和钝角的第一刮刷面两次刮刷,清洁效果更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刮体在所述第四侧上背离第二刮刷面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设置,改善了第二刮体与待清洁面贴合并发生相对运动时容易外翻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2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