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操控的腹腔镜保胆取石支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3870.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展;胥瑾;周瀛;许晓磊;马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810001***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控 腹腔镜 保胆取石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操控的腹腔镜保胆取石支撑器,包括内支撑管,内支撑管的上侧设有刻度线、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固定手柄的下侧设有控制阀,内支撑管的外侧套接有外支撑管、吸引管和气囊,吸引管和气囊均设于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之间,控制阀控制吸引管的通断,外支撑管的下侧均匀开设有三个弧形安装槽,气囊的上侧设有挤压部,气囊的下侧均匀设有三个弧形支撑部,三个支撑部一一对应穿设于三个安装槽,挤压部设于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之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切开胆囊后胆囊内压力降低,胆囊失去支撑导致胆道镜取石困难的问题,适用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操控的腹腔镜保胆取石支撑器。
背景技术
胆石病在成人发病率高达10%左右,其中胆囊结石占70%~80%,并呈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一般行胆囊切除术,然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胆囊不仅具有储存浓缩、排泄胆汁、分泌功能,还具维持胆汁酸肝胆肠循环的作用、免疫等重要的功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存在术中损伤胆道系统的风险,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对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治疗的目标是既解除患者的痛苦又保留患者的胆囊功能,近年来不少学者尝试在结合现代腔镜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取得到了很好的手术效果,目前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中切开胆囊后,胆汁外流,胆囊内压力降低,失去支撑,导致胆道镜取石困难,所以需要对胆囊的切口进行支撑固定,而一般的装置对切口固定时会直接固定死,同样不易使胆道镜进入,若患者结石较大或多发结石,增加结石从胆囊中取出的难度,另外还会增加术中无效操控,容易对切口造成新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可操控的腹腔镜保胆取石支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切开胆囊后胆囊内压力降低,胆囊失去支撑导致胆道镜取石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操控的腹腔镜保胆取石支撑器,包括内支撑管,所述内支撑管的上侧设有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所述内支撑管的外侧连接有外支撑管和气囊,所述外支撑管的下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气囊设于所述内支撑管和所述外支撑管之间,所述气囊包括支撑部和挤压部,所述支撑部穿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挤压部设于所述固定手柄和所述活动手柄之间。
基础技术方案的原理: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切开胆囊后,纤维胆道镜从内支撑管的管道进入取石,初始状态下,支撑部的完全收纳在安装槽内,当活动手柄向固定手柄一侧活动,挤压气囊的挤压部使其气体往支撑部转移,气囊的支撑部向安装槽外侧膨胀,穿过安装槽对切开的胆囊实现支撑,控制活动手柄向固定手柄一侧的活动的位移量控制支撑部向外侧膨胀的量,实现对胆囊实现支撑的开口大小控制。
基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切开胆囊后,通过支撑部对胆囊的切口进行支撑,避免切开胆囊后因胆汁外流,胆囊内压力降低,失去支撑,导致胆道镜取石困难的问题,同时通过活动手柄控制支撑部的支撑高度实现对胆囊切口的支撑高度进行控制,便于根据胆囊及切口的大小实际控制支撑的高度,避免给切口造成二次伤害,适用范围广。
优选地,所述内支撑管和所述外支撑管之间还设有吸引管,所述固定手柄的下侧还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吸引管。
通过上述设置,吸引管的外端连接吸引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切开胆囊后,放入本支撑器,纤维胆道镜和吸引管随之一起进入胆囊切口,支撑部对切口支撑起来之后,控制阀控制吸引管的开启,将胆囊内的胆汁吸出,以便于取石,胆汁的吸出和取石一次放入即可,提高了取石的效率,且避免在更换仪器的过程对切口的污染。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和所述支撑部均有三个,三个所述安装槽在外支撑管上均匀分布,三个所述支撑部一一对应穿设于三个所述安装槽。
通过上述设置,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部穿过安装槽对胆囊切口进行支撑,整体外观简洁,支撑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3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水输配管网模拟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儿内科采血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