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用对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3876.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8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百思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22 | 分类号: | B23Q15/22;B23Q17/2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对刀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镜头方向朝向数控机床夹爪上的工件;光源,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光源照射方向朝向数控机床夹爪上的工件,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相对设置;图像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光源和数控机床上现有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视觉系统,结合数控机床的现有控制系统,进行刀具和工件相对位置的采集和判断;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清晰图片,判断道具和工件的接触,处理信息传给控制系统,控制刀具停止运转,从而实现对刀,代替了手动对刀,提高了对刀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机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对刀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对刀操作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刀方式采用的还是手工对刀的方式,即由操作者通过手动移动刀具或对刀仪使之和工件进行碰触或者切削,然后通过肉眼近距离观察现场情况来判断对刀的正确性,这种对刀方式的安全性、便捷性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从而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的精密性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对刀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进行刀具和工件相对位置的采集和判断;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清晰图片,判断道具和工件是否接触,从而实现对刀;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镜头采集图像,判断对刀的正确性,代替了手动对刀和人眼判断对刀的正确性,提高了数控机床加工的精密性和工作效率。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机床用对刀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镜头方向朝向数控机床夹爪上的工件;
光源,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位置上正对着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光源照射方向朝向数控机床夹爪上的工件;
图像处理装置,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和光源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为数控机床上现有控制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摄像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第一支架为三脚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三脚架的三个支撑杆设置为可伸缩式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三脚架顶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光源为平行光源BT-TCL12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第二支架为三脚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三脚架的三个支撑杆设置为可伸缩式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光源装置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三脚架顶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为PC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视觉系统,结合数控机床的现有控制系统,进行刀具和工件相对位置的采集和判断;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清晰图片,判断道具和工件的接触,处理信息传给控制系统,控制刀具停止运转,从而实现对刀,代替了手动对刀,提高了对刀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镜头采集图像,判断对刀的正确性,代替了人眼判断对刀正确性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百思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百思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3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