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拇外翻微创矫形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4125.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沈作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241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翻 矫形 复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拇外翻微创矫形复位器。对于畸形较大的拇外翻症状,常规的杠杆撬拨方式,对远端的挤压力量较大,挤压直接作用于切口远端皮肤,可能导致切口周围皮肤坏死;本实用新型包括撬动杆主体、调节螺栓和克氏针。撬动杆主体包括依次固连的弧形撬针、连接杆和握持部。所述的连接杆靠近弧形撬针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沿着连接杆长度方向依次等距排列的一个或多个克氏针安装孔;克氏针安装孔位于螺纹孔与握持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中的撬动杆主体能够插入跖骨中成为调节螺栓的支架,进而用调节螺栓推动跖骨的远端移动到目标位置,且能够通过旋转调节螺栓来经精准调节跖骨远端矫形后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拇外翻微创矫形复位器。
背景技术
微创拇外翻截骨矫形术是在0.5cm左右的小切口下将第一跖骨远端截断后通过外移固定来实现矫形的一种技术。第一跖骨远端的外移是在截骨后通过血管钳等器械插入跖骨近端髓腔,利用杠杆原理撬拨将远端向外推移完成的。当畸形较大时,外移的距离也随之增多,对远端的挤压力量也会增加,然而挤压是直接作用于切口远端皮肤,可能导致切口周围皮肤坏死;透视临时复位情况时,需增加其他器械固定或手工固定,给手术带来不便,甚至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不必要的射线接触。目前暂无一种可同时提供辅助复位、避免切口皮肤受压、又可维持矫形临时固定等多种需求的医疗器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拇外翻微创矫形复位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撬动杆主体和调节螺栓。撬动杆主体包括依次固连的弧形撬针、连接杆和握持部。所述的连接杆靠近弧形撬针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沿着连接杆长度方向依次等距排列的一个或多个克氏针安装孔;克氏针安装孔位于螺纹孔与握持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孔的两端分别为远骨端、近骨端。螺纹孔的近骨端为螺纹孔靠近弧形撬针的端部,且近骨端与弧形撬针的外侧边缘位于同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撬针的外端端部呈尖锐状。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撬针的内凹侧边缘设置有多个防滑凸块。
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的外侧包裹有橡胶防滑层。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孔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成6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栓的外端端部设置有缓冲块。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撬针的内凹侧边缘设置有防滑印花。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撬动杆主体能够插入跖骨中成为调节螺栓的支架,进而用调节螺栓推动跖骨的远端移动到目标位置,该过程中调节螺栓直接作用在跖骨上,不会由于挤压导致皮肤坏死,且能够通过旋转调节螺栓来经精准调节跖骨远端矫形后的位置。
2、本实用新型使用克氏针穿过作为支架的撬动杆主体,来对拇趾骨进行定位;由于克氏针与撬动杆主体构成滑动副,从而使得克氏针的定位更加容易。
3、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撬针上设置有防滑凸块,从而使得撬动杆主体与拇趾骨的内侧能够更加稳固的保持静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将弧形撬针插入跖骨断口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完成矫形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市人民医院,未经江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4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绒被生产用吹毛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石材挂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