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集成框架结构板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6607.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2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汪栋梁;王晓洪;蒋荣芳;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多邦机械(江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8;F28F9/00;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集成 框架结构 板式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集成框架结构板式换热器,包括热介质进口法兰管箱、热介质出口法兰管箱、冷介质进口法兰管箱、冷介质出口法兰管箱和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叠设有若干波纹换热板片,所述波纹换热板片的中部设有热介质通道,所述热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热介质进口法兰管箱和热介质出口法兰管箱连通,若干所述波纹换热板片上均设有冷介质通孔且若干冷介质通孔之间形成冷介质通道,所述冷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冷介质进口法兰管箱和冷介质出口法兰管箱连通,所述热介质通道与冷介质通道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设计精巧、实用性较强且受压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紧凑型集成框架结构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焊接换热器,都是有两个部分组成,即内部换热腔体和外部夹紧板,内部换热腔体是两种介质进行热交换的部件,外部夹紧板是保证腔体正面承压能力的,外部夹紧板需要将整个内部腔体正面受压面包覆,才能保住其承压能力,因此夹紧板的外形比较大,导致整个换热器的外形尺寸远远大于内部腔体的体积,在某些应用领域,客户需要一种体型更为小巧的设备,而这种传统的结构无法满足。
且内部换热腔体侧面密封需采用镶嵌不锈钢条后熔焊来实现,镶嵌的不锈钢条需要进行头部折弯,镶嵌工序也比较繁琐,腔体正面需外部夹紧板来保证设备的承能力,由于外部夹紧板需要包覆整个受压面,整个设备的体积相应比内部换热腔体大很多,某些受安装空间限制的场合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紧凑型集成框架结构板式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紧凑型集成框架结构板式换热器,包括热介质进口法兰管箱、热介质出口法兰管箱、冷介质进口法兰管箱、冷介质出口法兰管箱和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叠设有若干波纹换热板片,所述波纹换热板片的中部设有热介质通道,所述热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热介质进口法兰管箱和热介质出口法兰管箱连通,若干所述波纹换热板片上均设有冷介质通孔且若干冷介质通孔之间形成冷介质通道,所述冷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冷介质进口法兰管箱和冷介质出口法兰管箱连通,所述热介质通道与冷介质通道交错设置。
作为改进,若干所述波纹换热板片对合形成W状且相邻两个波纹换热板片两侧的对合缝均焊接为一体。
作为改进,所述热介质通道两内壁之间连接有加强格栅。
作为改进,所述加强格栅采用厚度为3mm的不锈钢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方案采用一种侧面折边的换热板片,多组波纹换热板片对合后形成一组W形状的结构,焊接时只需将W形的顶点和底部直接熔焊即可对侧面进行有效密封,省去了镶嵌不锈钢条的密封工艺,同时通过在换热腔体承压面焊接一组预制加强格栅,格栅采用3mm的不锈钢条,按换热腔体承压面的尺寸大小,根据承压力大小,设计合理的格栅尺寸,使每个格栅内的受力面积满足承压强度,格栅垂直焊接于承压表面,有效的增强了热介质通道两个端面的抗弯强度,使得承压表面四周的焊缝在受压力时不被拉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波纹换热板片焊接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1、波纹换热板片,2、挡板,3、热介质进口法兰管箱,4、热介质出口法兰管箱,5、冷介质出口法兰管箱,6、冷介质进口法兰管箱,7、加强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多邦机械(江阴)有限公司,未经金多邦机械(江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66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加工用点胶装置
- 下一篇:湍流器上盖、湍流子及湍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