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影像CT可调节造影床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7163.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24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影像 ct 调节 造影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CT可调节造影床防护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垫板结构、可调节高度的机箱座、与机箱座滑动相连接的造影床和设置于造影床两侧的防护结构,所述造影床的内端还设置有呈圆柱形体的CT机架,所述造影床呈长条形且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护结构嵌入至滑槽内部与造影床滑动相连接,所述防护结构呈的张开尺寸小于CT机架的内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造影床的两侧分别添加了可滑动调整位置的防护结构,病患躺卧时,可起到防止滑脱掉落,使用较为安全,通过在防护结构上添加了手扣把、扣槽一及扣槽二,可以将手握紧或者插入,作为力点支撑,做出不同的体位姿势,较为身力,便于根据需要进行CT造影,较为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影像CT可调节造影床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以及γ射线CT(γ-CT)等。
现有的CT可调节造影床,由于缺少侧面的防护结构,病患在躺卧的传输过程中,易出现滑落的现象,影响使用安全性,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影像CT可调节造影床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CT可调节造影床,由于缺少侧面的防护结构,病患在躺卧的传输过程中,易出现滑落的现象,影响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学影像CT可调节造影床防护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垫板结构、可调节高度的机箱座、与机箱座滑动相连接的造影床和设置于造影床两侧的防护结构,所述造影床的内端还设置有呈圆柱形体的CT机架,所述造影床呈长条形且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护结构嵌入至滑槽内部与造影床滑动相连接,所述防护结构呈的张开尺寸小于CT机架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防护结构为圆弧形结构且内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整体嵌入至滑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防护结构的中间位置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手扣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防护结构的内壁上端设置有扣槽一,所述扣槽一的内壁底部开设有条形槽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防护结构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扣槽二,所述扣槽二的内壁底端开设有条形槽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影像CT可调节造影床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造影床的两侧分别添加了可滑动调整位置的防护结构,病患躺卧时,可起到防止滑脱掉落,使用较为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结构上添加了手扣把、扣槽一及扣槽二,可以将手握紧或者插入,作为力点支撑,做出不同的体位姿势,较为身力,便于根据需要进行CT造影,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造影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板结构;2、机箱座;3、造影床;4、防护结构;5、CT机架;6、滑槽;7、滑块;8、手扣把;9、扣槽一;10、条形槽一;11、扣槽二;12、条形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7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生产用绞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包皮环切手术术后专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