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7643.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操家顺;张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河环境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生活 污水 生态 处理 一体化 设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包括生物处理池以及设于生物处理池之上的阳光房,阳光房包括框架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遮光棚顶以及四层水槽,水槽内部均安置有设于底部的水草以及延伸至水槽外的水培植物,每层水槽之间通设有落水管且阳光房的一侧从最上层水槽至下方的生物处理池垂直通设有阳光房进水管;设于最底层的水槽的一侧设有消毒灯管以及向阳光房外通设有排水管,本实用用于我国村镇、小区等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与再利用;进一步利用生物处理尾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十分适合我国村镇、小区等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村镇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排水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率低,主要是利用自然沟,农田灌溉系统进行排水,大部分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到附近池塘或河流,污水乱排乱倒现象严重,对周围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村镇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
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吸收了传统的污水生化处理和国际先进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考虑了国内污水水质特点,借鉴自然界水体自净原理,加入人工强化技术,在系统中营造了一个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与先进技术的结合。系统内部具有高程度的生物多样性,同时由于其内部形成了一种自然生态平衡,系统的运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使用目的和环境不同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中,显示出其应用范围广泛、建造灵活、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周期性投入少、无异味、景观化以及无需专人维护等共同特点。目前的农村污水生态处理设施较为简单,未能充分发挥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且未能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如专利ZL201821417440.7。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用于我国村镇、小区等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与再利用;进一步利用生物处理尾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十分适合我国村镇、小区等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再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包括生物处理池以及设于生物处理池之上的阳光房,阳光房包括框架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遮光棚顶以及四层水槽,水槽内部均安置有设于底部的水草以及延伸至水槽外的水培植物,每层水槽之间通设有落水管且阳光房的一侧从最上层水槽至下方的生物处理池垂直通设有阳光房进水管;设于最底层的水槽的一侧设有消毒灯管以及向阳光房外通设有排水管;
生物处理池包括池体水槽以及封闭式池体,封闭式池体中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生物滤池以及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中均设有仿生植物构造层且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中均从池体顶部向其内部垂直设有导流墙,厌氧池以及缺氧池的导流墙底端均设有导流板,好氧池内部的底端铺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曝气盘;生物滤池中从好氧池通入有折流进水管且生物滤池中设有滤料层,滤料层下方连接设有承托层;沉淀池远离生物滤池一侧的上方设有出水渠,出水渠中内置有抽水管且抽水管连接至阳光房,抽水管的顶端连接设有抽水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落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前述的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阳光房中每层水槽上沿其边缘均设有承托板。
前述的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厌氧池中靠近池体水槽的一侧顶端设有提篮格栅且提篮格栅向池体水槽中通入有生物池进水管。
前述的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设施,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的格挡上还设有回流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河环境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国河环境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7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