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9792.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5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崔周波;罗建根;王有才;高延杰;徐延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炬 压缩 脱硫 系统 | ||
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包括预吸收器、压缩机、冷却器、第一超重力机和闪蒸罐;预吸收器具有火炬气进口、胺液入口及出口;胺液入口安装有雾化喷头,以将流入胺液入口的脱硫胺液雾化后喷入到预吸收器中;压缩机的入口与预吸收器的出口连通;冷却器的热侧入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用于将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及脱硫胺液与冷源进行热交换;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入口与冷却器的热侧出口连通,第二入口用于接收补充的脱硫胺液;闪蒸罐的入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二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脱硫胺液作为喷液,在压缩部分配置预吸收器、超重力机等强化传质设备,在压缩部分完成吸收过程,因此无需设置吸收塔,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脱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炼油生产工艺中带有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的火炬气进行压缩脱硫的技术。
背景技术
炼厂火炬气一般通过压缩机增压后并入燃料气管网回收利用,因为介质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并入燃料气管网前需要先进行脱硫处理。目前,火炬气回收利用主要采用无油工艺螺杆压缩机增压加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湿法脱硫的处理工艺,但实际运行和相关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压缩与脱硫装置相互独立,设备投资与能耗大。为提高脱硫效果,压缩机出口设计压力、吸收过程脱硫液用量逐渐增大,导致设备投资与装置能耗升高;此外,传统压缩过程喷柴油冷却,存在柴油挥发和分离效率导致的持续性消耗;
2、湿法脱硫效率低。目前炼厂主要采用板式塔或者填料塔进行吸收脱硫,效率相对较低,胺液再生能耗高。化工过程强化是当前化学工程优先发展技术之一,通过强化可以提升传质效果,缩小设备体积,但相关技术在火炬气回收系统中应用较少;
3、国内相关专利主要是单独针对压缩过程或脱硫过程的研究,压缩与脱硫一体化工艺研究较少。一种炼厂气压缩与脱硫工艺(申请公布号CN 104307341A)首次提出引用吸收脱硫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作为压缩机喷液,但流程上依然保持了压缩与脱硫两个单元,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其无需采用专门的脱硫装置,且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系统,包括预吸收器、压缩机、冷却器、第一超重力机和闪蒸罐;预吸收器具有火炬气进口、胺液入口及出口;胺液入口安装有雾化喷头,以将流入胺液入口的脱硫胺液雾化后喷入到预吸收器中;压缩机的入口与预吸收器的出口连通,用于对预吸收器输出的火炬气和雾化脱硫胺液进行压缩;冷却器的热侧入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冷却器还具有供冷源进出的冷侧入口和冷侧出口,冷却器用于将压缩机输出的火炬气及脱硫胺液与冷源进行热交换;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入口与冷却器的热侧出口连通,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二入口用于接收补充的脱硫胺液,第一超重力机用于使火炬气与脱硫胺液在第一超重力机内接触传质,实现超重力脱硫,并将脱硫后的火炬气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一出口输出;闪蒸罐的入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第二出口连通,闪蒸罐用于闪蒸第一超重力机输出的脱硫胺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9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紧凑的装配型空调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高原富氧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