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摔手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0203.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海敏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4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摔手 机壳 | ||
一种新型防摔手机壳,包括壳体、防撞外框、内缓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设有防撞外框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内缓冲层;所述防撞外框与内缓冲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外框四角具有向外凸出的防撞角;所述防摔手机壳四角处具有三层防撞结构,且三层防撞结构为防撞角、壳体、内缓冲层;所述壳体背部设有指环支架固定连接;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分散手机摔落时受到的冲击力,提高手机壳的防摔性能;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制作防撞外框与内缓冲层并与壳体固定,提升手机壳各层的连接强度,以及让手机壳整体更加轻薄;壳体背部设置可转动的支撑指环,增加了手机壳的支撑功能并且便于拿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防摔手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手机壳,一般采用单PC或者TPU材质制作,即软壳和硬壳,其中单PC材质的硬壳不能有效分散手机摔落时所收到的冲击力,并且容易被刮花;而单TPU材质的软壳过软影响手感,与手机的贴合度不高;虽然现在也有将PC与TPU材质相结合制作的手机壳,但这种的手机壳存在两种材质件结合不牢固,手机壳偏厚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摔手机壳,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摔手机壳,包括壳体、防撞外框、内缓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设有防撞外框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内缓冲层;所述防撞外框与内缓冲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外框四角具有向外凸出的防撞角;所述防摔手机壳四角处具有三层防撞结构,且三层防撞结构为防撞角、壳体、内缓冲层;所述壳体背部设有指环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撞外框与内缓冲层的制造材料为TPU材料;所述壳体的制造材料为PC材料;所述防撞外框、内缓冲层通过二次注塑与壳体固定连接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后侧设有手机摄像头预留口;所述内缓冲层具有与手机摄像头预留口相吻合的摄像头护边固定连接,且摄像头护边凸出于壳体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一侧具有第一按键空位;所述防撞外框具有音量控制面板与第一按键空位相吻合;所述壳体另一侧设有第二按键空位;所述防撞外框具有弹性电源按键与第二按键空位相吻合;所述音量控制面板具有音量控制键固定连接;所述音量控制键上方设有静音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插口空位;所述防撞外框具有与插口空位相吻合的插口面板;所述插口面板上具有声音孔、充电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指环支架底部与壳体卡接固定;所述指环支架上设有指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撞外框设有防摔凸块固定连接,且防摔凸块包括长防摔凸块、短防摔凸块;所述壳体具有与防摔凸块相吻合的槽位,且防摔凸块高于壳体表面;所述长防摔凸块位于指环支架两侧,且指环支架下方设有短防摔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撞外框边缘设有内卷的防撞包边,且防撞包边与壳体边缘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摔手机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机壳四角处设置三层防摔结构,可以有效分散手机摔落时受到的冲击力,提高手机壳的防摔性能;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制作防撞外框与内缓冲层并与壳体固定,提升手机壳各层的连接强度,以及让手机壳整体更加轻薄;壳体背部设置可转动的支撑指环,增加了手机壳的支撑功能并且便于拿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海敏,未经胡海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0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轨垫块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干式气缸套用内外孔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