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锅炉换热面吹损的吹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0832.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9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梅;辛跃琪;韩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莱德贝尔格曼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14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锅炉 换热面吹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锅炉换热面吹损的吹灰装置,包括若干个吹灰器,若干个所述吹灰器均连通在气体管道上,所述气体管道的端部固定连通在吹灰汽源上,所述气体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气体管道关断阀及气动调节阀,所述气动调节阀的压力口连通在压力变送器出口,所述压力变送器的入口连通在气体管道上。本实用新型气体管道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阀,通过在吹灰管道上设置压力变送器,能够调节气体管道内压力大小,进而能够调节吹灰器的吹出压力,吹灰器的压力降低,能够大大降低吹灰器上的冷凝水在压力气体的带动下直接冲击到换热面的压力,解决换热面中的吹损爆管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锅炉换热面吹损的吹灰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量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投运,锅炉的截面尺寸大,锅炉高温级换热面的吹灰器行程较长,冷却流量增加;加上锅炉使用燃料的不确定性,使得锅炉的吹灰投运频繁;锅炉的高温换热面采用全伸缩式蒸汽吹灰器,停运时枪管完全退出锅炉烟道。
吹灰器停运过程中枪管内会产生冷凝水,由于锅炉及吹灰器空间限制无法采用有效的措施排出,所以通常吹灰器投运的起始阶段会有蒸汽带冷凝水现象,导致起喷点后一定范围内的管屛吹蚀减薄速度急剧增加。减薄速度与吹灰压力相关,吹灰压力越高,减薄速度越快,高参数机组的换热面空间紧凑,管子壁厚余量小,吹灰器离换热面距离近,导致换热面吹蚀风险大,吹蚀减薄对强度影响明显,常发生爆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改善锅炉换热面吹损的吹灰装置,通过在吹灰管道上设置电动关断阀与气动调节阀,调节吹灰器从喷嘴喷出的压力,从而降低对换热面的吹损,避免换热面的管子因壁厚降低发生爆管事故。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改善锅炉换热面吹损的吹灰装置,包括若干个吹灰器,若干个所述吹灰器均连通在气体管道上,所述气体管道的端部固定连通在吹灰汽源上,所述气体管道上密封安装有气体管道关断阀及气动调节阀,所述气动调节阀的压力口连通在压力变送器出口,所述压力变送器的入口连通在气体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压力变送器电性连接在DSC控制装置上,所述DSC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气动调节阀的压力口上。
优选地,所述吹灰器包括吹灰器外管,所述吹灰器外管的管壁上对称安装有喷嘴,所述吹灰器外管内固定安装有吹灰器内管及吹灰器关断阀,所述吹灰器关断阀设置在气体管道与吹灰器内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力变送器至少输出两档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锅炉换热面吹损的吹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气体管道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阀,通过在吹灰管道上设置压力变送器,能够调节气体管道内压力大小,进而能够调节吹灰器的吹出压力,吹灰器的压力降低,能大大降低吹灰器上的冷凝水在压力气体的带动下直接冲击在换热面的管子上的压力,解决换热面中的吹损爆管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管道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吹灰器的停运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吹灰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第一吹灰器的吹灰压力示意图;
图中:1、吹灰器;101、吹灰器外管;102、吹灰器内管;103、喷嘴;104、吹灰器关断阀;105、第一吹灰器;106、第二吹灰器;2、气体管道;3、吹灰汽源;4、气体管道关断阀;5、气动调节阀;6、压力变送器;7、DSC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莱德贝尔格曼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莱德贝尔格曼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08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结构活体猪崽运输车
- 下一篇:前机舱传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