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无线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0880.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8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梁琦;郑海渊;刘小旺;姜乃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清永晟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3 | 分类号: | E21B47/13;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无线通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无线通讯装置,包括油井环空容腔和给水站,所述油井环空容腔的井口处设置井口传感器,油井环空容腔的井底处设置井下传感器,所述油井环空容腔外设置主控器和从控器,所述主控器通过无线网络与井口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从控器通过无线网络与井下传感器通信连接。本油井无线通讯装置,实现井下装置与地面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在不改变现有油井结构的情况下,将本装置串入到现有设备中,就能够实现无线通讯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分层注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井无线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分层注水开发的过程中,测调遇阻率高、测试仪器落井频繁、封隔器验封困难,同时注水数字化水平低。为了省去下电缆测试调配工序,提高注水数字化水平,实现在中控室对分注井实施单层流量测试调配,实现流量、压力、温度、封隔器验封等数据实时远传至中控室,开展了数字式智能分层注水技术研究。
目前有缆数字式分注工艺需在油管外捆绑电缆施工,存在现场施工作业复杂、施工效率低、带压作业难度大等问题。而无缆数字分注工艺在需要下井录取历史数据或调整参数时,必须动用测井车,使用传统方法下电缆和仪器完成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井无线通讯装置,实现井下装置与地面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在不改变现有油井结构的情况下,将本装置串入到现有设备中,就能够实现无线通讯功能,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井无线通讯装置,包括油井环空容腔和给水站,所述油井环空容腔的井口处设置井口传感器,油井环空容腔的井底处设置井下传感器,所述油井环空容腔外设置主控器和从控器,所述主控器通过无线网络与井口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从控器通过无线网络与井下传感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控器包括主控板A、显示模块A、无线收发器A和显示输出接口A,所述无线收发器A通过无线信号与井口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显示输出接口A通过信号输出线路连接显示模块A,所述无线收发器A与显示输出接口A设置于主控板A上;
所述从控器包括主控板B、显示模块B、无线收发器B和显示输出接口B,所述无线收发器B通过无线信号与井下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显示输出接口B 通过信号输出线路连接显示模块B,所述无线收发器B与显示输出接口B设置于主控板B上。
优选的,所述给水站通过管路连接排水泵与注水泵,所述排水泵通过管路连接油井环空容腔内设置的排水嘴,所述注水泵通过管路连接油井环空容腔内设置的注水嘴;所述排水泵上还设置控制模块A,控制模块A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与主控板A连接,所述注水泵上还设置控制模块B,控制模块B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与主控板B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控板A上还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A,所述主控板B上还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B,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A与主控板B通信连接,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B与主控板A通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油井无线通讯装置,实现无缆通讯,较大的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和作业难度,解决了有缆现场施工时所带来的现场施工效率低,作业复杂并且难度大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无缆通讯,本通讯装置无需通过测井车等大型设备来使用传统方法获取数据,只需检测油井环空内的压力状态即可获取所需数据。
本油井无线通讯装置,主控器与从控器之间独立存在,不受电缆的限制,通过脉冲信号传递数据,可以适应多种深度的油井;因此,摆脱了传统电缆的约束,以及需要数据时的繁琐,保证了装置在下井过程中的简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清永晟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清永晟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0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