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压压力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2890.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孔兰荣;许睿;施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兰荣 |
主分类号: | G01L11/00 | 分类号: | G01L11/00;G01L19/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压 测定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反压压力测定仪,包括测定仪主机,测定仪主机连接有温度信号传感模块和压力信号传感模块,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杀菌设备内部,另一个设置在被杀菌物品包装容器内部,压力引导管与被杀菌物品包装容器连通;测定仪主机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模块、显示屏、输入操作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与温度信号传感模块和压力信号传感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压压力测定仪,测量被杀菌物品的温度、杀菌设备内的温度和被杀菌物品包装容器内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压力值,获得杀菌设备在升温、保温、冷却的不同阶段应加的反压压力值,使被杀菌物品包装容器的内外压力平衡,不产生容器变形、松盖、鼓盖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衡被杀菌物品包装容器内外压力的反压压力测定仪。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医药、包装、科研行业对包装的食品、药品及其他物品进行杀菌时,在杀菌的升温、保温、冷却阶段,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内部的压力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杀菌设备内不加反压或加的反压压力比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内的压力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因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瓶盖鼓盖、松动或容器变形等现象;所以需要在杀菌设备内部加一定的反压压力,使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内外压力平衡,避免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因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瓶盖鼓盖、松动或容器变形发生。
目前市场上没有杀菌设备杀菌反压压力的压力检测设备,针对杀菌设备反压压力的解决办法是,先设定一个预估值,然后依靠设定不同的反压压力进行反复试验,接着目测或手感杀菌后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的外观变化情况确定反压压力设定值。这种方法不能直接检测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内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压力值,不能准确获得杀菌设备在升温、保温、冷却阶段的不同温度段应加的反压压力值。虽然经过大量的试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确定了的反压压力设定值,但确定的反压压力设定值是否与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内部产生的压力是平衡的或两者之间差值多大依然没有数据依据,还是会经常因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瓶盖鼓盖、松动或容器变形,产生大量废品。特别是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产生的瓶盖鼓盖或瓶盖松动,容易造成被杀菌物品的包装容器的密封被破坏,使已完成杀菌的物品极容易被污染和染菌,给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带来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压压力测定仪,解决目前无法获得杀菌设备反压压力准确数值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压压力测定仪,包括测定仪主机,所述测定仪主机连接有第一温度信号传感模块、第二温度信号传感模块和压力信号传感模块,所述第一温度信号传感模块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杀菌设备内部,所述第二温度信号传感模块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被杀菌物品包装容器内部,所述压力信号传感模块的压力引导管与所述被杀菌物品包装容器连通;所述测定仪主机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有显示屏、输入操作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信号传感模块、第二温度信号传感模块和压力信号传感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有第一信号转换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有第二信号转换器,所述压力引导管连接有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信号转换器、第二信号转换器和压力变送器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引导管通过第一密封装置与所述杀菌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为三通密封管,所述三通密封管的第一管口与所述杀菌设备密封连接,所述三通密封管的第二管口密封连接有两个第一密封接口,两个所述第一密封接口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密封连接,所述三通密封管的第三管口密封连接有一个第二密封接口,所述第二密封接口与所述压力引导管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密封管的三个密封连接处均设置有锁紧卡箍和卡盘密封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兰荣,未经孔兰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2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车吊机伸缩臂顺序伸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膜组件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