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插管撑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3326.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素密;张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王凤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插管 撑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管插管撑开装置,包括套体及驱动杆;套体包括直筒段和椎体段,椎体段的顶端设有开口且适于插入气管插管,其底端连接直筒段,椎体段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椎体段的侧壁沿径向弹性收张运动的缝隙;驱动杆包括驱动部及按压部,驱动部一端设置驱动头,驱动头抵靠在椎体段内侧壁上,按压部位于套体一侧,并与驱动部另一端连接,按压按压部驱使驱动部在套体内移动,驱动部在套体内移动而驱使驱动头挤压椎体段;驱动部上设置驱使驱动杆复位的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将被咬闭、咬扁的气管插管撑开及撑圆,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减少病人的生命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经口腔插入气管插管是最常用的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例如在国内公知的临床心肺复苏时,最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即将气管插管经口腔插入患者气管中,以便对患者增强辅助呼吸。
气管插管使用后,一直留滞于病人口腔内,容易被病人咬闭、咬扁,造成肺部通气不畅的现象,不利于病人的康复,严重的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并且,现有的部分气管插管为增加其管壁强度,会在管壁上设置钢丝层,使得被咬闭、咬扁的气管插管不能返回原型需更换,不仅造成器材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再次行气管插管术极大的增加了病人的生命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管插管撑开装置,其能将被咬闭、咬扁的气管插管撑开及撑圆,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减少病人的生命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管插管撑开装置,包括套体及驱动杆;
套体包括直筒段和椎体段,椎体段的顶端设有开口且适于插入气管插管,其底端连接直筒段,椎体段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椎体段的侧壁沿径向弹性收张运动的缝隙;
驱动杆包括驱动部及按压部,驱动部一端设置驱动头,驱动头抵靠在椎体段内侧壁上,按压部位于套体一侧,并与驱动部另一端连接,按压按压部驱使驱动部在套体内移动,驱动部在套体内移动而驱使驱动头挤压椎体段;驱动部上设置驱使驱动杆复位的弹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气管插管撑开装置,在气管被咬闭或者咬扁后,套体的椎体段插入气管内,接着按压按压部,驱使驱动部在套体内移动,驱动部在套体内移动而驱使驱动头挤压椎体段,以使椎体段的侧壁沿径向弹性张开,从而使得被咬闭或者咬扁后的气管撑开及撑圆,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减少病人的生命风险。在气管撑开及撑圆后,停止按压,此时驱动杆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复位,椎体段的侧壁沿径向弹性闭合。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管插管撑开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弹性组件包括固定块及弹性件,固定块设置在直筒段的内侧壁上,弹性件一端抵靠在固定块上,弹性件另一端与驱动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驱动部上设置至少三组弹性组件。
进一步,缝隙将椎体段的侧壁分割构造成瓣状的弹爪。
进一步,缝隙为四个且在椎体段的周向上间隔均布。
进一步,直筒段外壁上设置连接口,固定块上形成通气口,驱动头上设置通气通道,连接口、通气口、通气通道及椎体段顶端的开口共同形成通气路线。
进一步,直筒段远离椎体段的一端设置密封圈,驱动部穿过密封圈与驱动头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撑开装置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3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光机用高效烘干组件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防坠高空作业平台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