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阻菌帽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5497.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4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鑫康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阻菌帽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留置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排气阻菌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底部开设有内腔,且帽体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第一通孔,所述内腔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帽体顶部靠近第一通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的内部均旋合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对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头,使两个螺杆分别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固定板移动,通过两个固定板抵住注射药物的注射器,从而让医务人员无需采用胶带进行固定,让注射器固定更加牢固,让注射器不易从留置针上脱落,无需重新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排气阻菌帽。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
但是目前市场上留置针的排气阻菌帽没有设置便于固定注射器的结构,目前医务人员大都采用胶带进行固定,但是该固定方式并不牢固,注射器容易从留置针上脱落,需要重新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排气阻菌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针头需要重新进行固定,医务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排气阻菌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底部开设有内腔,且帽体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第一通孔,所述内腔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帽体顶部靠近第一通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的内部均旋合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对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板,且两个螺杆相背的一侧均安装有转头,所述内腔内部靠近第一通孔的下方安装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锥形管内壁一侧安装有第一橡胶挡罩,且锥形管内部相背于第一橡胶挡罩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橡胶挡罩。
优选的,所述帽体的圆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凹处形成圆弧过渡。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防滑垫,两个所述防滑垫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转头圆周面对称的两侧均安装有指杆,两个所述指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指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头,使两个螺杆分别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固定板移动,通过两个固定板抵住注射药物的注射器,从而让医务人员无需采用胶带进行固定,让注射器固定更加牢固,让注射器不易从留置针上脱落,无需重新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2)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管对插入至帽体内部注射器的针头固定,并且通过第一橡胶挡罩和第二橡胶挡罩进行限位阻挡,从而让针头不会晃动,让针头在注射药物时更加稳固,并且通过第一橡胶挡罩和第二橡胶挡罩对外界进行隔绝阻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鑫康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鑫康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5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