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弃轮胎回收生产线上的胎圈切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5688.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博晓 |
主分类号: | B26D3/00 | 分类号: | B26D3/00;B26D7/06;B26D5/06;B26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轮胎 回收 生产 线上 胎圈切条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轮胎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废弃轮胎回收生产线上的胎圈切条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盘。该废弃轮胎回收生产线上的胎圈切条机,通过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导料辊转动,使得导料辊对胎圈进行输送,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得传动轴带动切割轮转动,切割轮对胎圈进行切割,实现了对胎圈的切条加工,工作流程简单,只需一个操作人员即可操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减小了工厂的运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轮胎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弃轮胎回收生产线上的胎圈切条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普遍成为一种主要交通工具,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长,废弃轮胎的数量也成倍增长,因此需要对废弃轮胎进行回收在利用,不仅能节省大量的资源,而且可以减小对环境污染,在对废弃轮胎进行回收时需要用到胎圈切条机,但现有技术下的胎圈切条机复杂,需要多人同时操作切条机对胎圈进行切割,极大的增大了工厂的运作成本,实用性较低。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110919905A中提供的一种废弃轮胎回收生产线上的胎圈切条机,其基本描述为:该发明包括机架、切割装置、送料装置和出料槽,切割装置包括一对相互配合使用的橡胶切割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一对相互配合使用的橡胶切割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设有A传动齿轮,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有B传动齿轮,A传动齿轮与B传动齿轮相啮合,通过电动机和减速机驱动第二转轴旋转,送料装置包括滚筒转轴和滚筒,机架的一侧设有滚筒转轴安装座,滚筒转轴安装座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滚筒转轴安装座的一端的端面上,并与滚筒转轴安装座的一端的端面垂直,滚筒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滚筒转轴的另一端,出料槽的进料端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一侧,并位于一对相互配合使用的橡胶切割轮,轮胎切割迅速,只需要一人不断将轮胎套在滚筒上,即可进行切条作业;但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能对切割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仅可以对同一尺寸的轮胎进行切割,使用范围较小,实用性较低。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种废弃轮胎回收生产线上的胎圈切条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弃轮胎回收生产线上的胎圈切条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弃轮胎回收生产线上的胎圈切条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盘,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与移动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的前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切割轮,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导料辊,所述调节板外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外表面的内侧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位于前侧的调节板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位于前侧的调节板的正面并与导料辊的前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形状为口字型,滑轨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博晓,未经张博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5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