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搅拌轴的生物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6356.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建;董婧;罗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地址: | 33200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生物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搅拌轴的生物发酵装置,该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罐体,上开口端设有顶盖,发酵罐罐体内部设有带筛孔的固定板;电机,设在顶盖顶部;第一纵向旋转轴,底部穿过顶盖和固定板的中轴线进入固定板底部的发酵罐罐体内并与发酵罐罐体底壁转动连接,第一纵向旋转轴上沿第一纵向旋转轴的杆长方向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且第一纵向旋转轴上键连接有主动齿轮;第二纵向旋转轴,至少为一个,顶部活动连接在固定板底部,各第二纵向旋转轴键连接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各第二纵向旋转轴上设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各第二搅拌叶片与各第一搅拌叶片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搅拌速率慢且搅拌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搅拌轴的生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均需要使用发酵装置对送入发酵罐体内的发酵物、微生物菌液或者活性离体酶及其他物质进行充分搅拌和混合,用于使微生物或活性离体酶与发酵物充分接触,一方面是提高发酵效率,另一方面就是降低副产物的产生,使得反应更加彻底,而现有的发酵装置中大多为单个搅拌轴对发酵物进行搅拌,这样就会存在发酵效率低以及发酵不彻底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提高搅拌效率高的多搅拌轴的生物发酵装置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搅拌轴的生物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搅拌轴的生物发酵装置,包括
发酵罐罐体,上开口端设有顶盖,所述发酵罐罐体内部设有带有筛孔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通过固定在发酵罐罐体的支撑件固定;
电机,设在顶盖顶部,且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第一纵向旋转轴,位于顶盖上方的外端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底部穿过顶盖和固定板进入固定板下方的发酵罐罐体内,并与发酵罐罐体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纵向旋转轴沿其杆长方向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纵向旋转轴上还键连接有主动齿轮;
第二纵向旋转轴,至少为一个,顶部活动连接在固定板底部,各第二纵向旋转轴上分别键连接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各第二纵向旋转轴上沿其杆长方向设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各第二搅拌叶片与各第一搅拌叶片交叉设置;
支撑架,用于对发酵罐罐体进行支撑
较佳地,所述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均沿第一纵向旋转轴轴线向上倾斜,所述多个第二搅拌叶片均沿第二纵向旋转轴轴线向下倾斜。
较佳地,所述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和多个第二搅拌叶片的倾斜角度均为30-60°。
较佳地,所述发酵罐罐体底部上方设有U型扰动板,所述U型扰动板的水平端固定在第一纵向旋转轴上,所述U型扰动板的竖直端位于靠近发酵罐罐体内壁的各第二纵向旋转轴的一侧,用于去除发酵罐罐体内壁的附着物。
较佳地,所述U型扰动板的水平端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搅拌棒。
较佳地,所述U型扰动板的竖直端靠近发酵罐罐体的一侧设有橡胶板。
较佳地,所述第二纵向旋转轴能够沿第一纵向旋转轴外周设在固定板上。
较佳地,所述固定板上方的发酵罐罐体上设有带密封盖的喂料斗。
较佳地,所述发酵罐罐体上设有带阀门的出料口。
较佳地,所述发酵罐罐体上设有取样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未经九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6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