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瓣支架及静脉瓣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6520.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4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胜;郭伟;李建民;陈明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支架 瓣假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瓣支架及静脉瓣假体。该静脉瓣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窦腔架;支架本体呈中空的筒状结构且可径向伸缩;该支架本体的侧部设有开窗;窦腔架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连接于开窗处;所述自由端悬伸于支架本体的外侧;窦腔架的内侧形成窦区,窦区经开窗与支架本体内部相通。该静脉瓣假体包括瓣膜和该静脉瓣支架,瓣膜固定于支架本体内,并覆盖窦区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瓣膜背离窦区的一侧为自由边缘。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单向导通功能的可靠性,并能避免对血管的过度刺激,还方便制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脉瓣支架及静脉瓣假体。
背景技术
静脉外科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生于下肢,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脉曲张、肢体肿胀、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如皮炎,色素沉着和溃烂形成等。其主要病理原因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静脉瓣膜失去单向开放的基本功能。静脉疾病轻者妨碍生活和工作能力,重者可致程度不同的病残。因此,下肢静脉瓣膜疾病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大部分仍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压力泵等,外科手术治疗如股静脉瓣膜修复重建术等,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当静脉瓣膜严重破坏或先天性无瓣症的患者,静脉瓣膜移植似乎是唯一可选择的方法。
目前临床常采用的是自体带瓣膜的髂静脉假体或腘静脉假体移植,假体植入静脉血管中,假体的支架与血管贴合,在支架内部构建血液通过的通道,位于支架内部的瓣膜可以开放或关闭通道实现单向开放功能。但这样的结构中,瓣膜与支架之间容易形成局部血栓,另外瓣膜也容易出现退变以及抗返流能力不够的问题,远期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更好的静脉瓣支架及静脉瓣假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脉瓣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窦腔架;支架本体呈中空的筒状结构且可径向伸缩;该支架本体的侧部设有开窗;窦腔架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开窗处;所述自由端悬伸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外侧;所述窦腔架的内侧形成窦区,所述窦区经所述开窗与所述支架本体内部相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支架本体径向上,所述自由端不超出所述窦腔架除所述自由端以外剩余部分的最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支架本体轴向由所述固定端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窦腔架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到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的距离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延伸段与第二延伸段的交接处为所述窦腔架的最外侧,所述第二延伸段的末端为所述自由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由所述最外侧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段到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由所述最外侧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段到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的距离减小速度逐渐变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段呈直线状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段到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的距离保持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由所述固定端至所述最外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段到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的距离增加速度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段呈直线状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窦腔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第一端相分离,并作为所述固定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开窗处;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第二端相接,并形成所述自由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第二端直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6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