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章装置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6553.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4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汝小平;刘芊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数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3/00 | 分类号: | B41K3/00;B41K3/62;G01V8/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德和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章 装置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盖章装置的改进结构,包括活动壳、内导向支架、用于装配印章的印章安装机构和控制装置,内导向支架设在活动壳内,印章安装机构设于内导向支架内,印章安装机构与内导向支架之间设有翻转导向机构,内导向支架上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限制内导向支架的动作,活动壳内设置有第一光电检测点、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相近,三个光电检测点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内导向支架外设有被检测区。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形成间距偏差判断,纠正被检测区因上下窜动或抖动脱离的检测范围的误差,精确判定内导向支架内的公章是否复位,从而确保盖章装置使用完后将印章锁定,避免无授权盖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盖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是盖章装置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智能印章中,印章只有二个反射感应式监测点以及一块反射片,反射感应式监测点和反射片相互感应,用检测于印章的位置。由于印章为手动操作,反射片到达锁章的反射感应式监测点时,此时反射感应式监测点发出信号,智能印章锁紧公章,但是,智能印章的复位机构的反弹力或者人手的作用力均有会使反射片移动(即反射片移动到二个反射感应式监测点之间),加上反射感应式监测点和反射片本身的感应误差,导致智能印章虽然判定公章已锁定,但公章实际上仍有一定概率没有被锁住,印章仍然可以无授权情况下进行盖章,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印章准确锁定、防止无授权进行盖章的盖章装置的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盖章装置的改进结构,包括活动壳、内导向支架和用于装配印章的印章安装机构,所述活动壳上设有控制装置,所述内导向支架可上下滑动地套接在活动壳内,活动壳与内导向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复位机构,内导向支架内部设有供印章安装机构上下活动的活动通道,印章安装机构可上下活动地设于活动通道内,印章安装机构与所述内导向支架之间设有翻转导向机构,内导向支架上设有锁定机构,控制装置通过锁定机构限制内导向支架的动作,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壳内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光电检测点、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相近,三个光电检测点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内导向支架外设有被检测区,被检测区随内导向支架在活动壳内上下滑动,被检测区移动到任一光电检测点时,该光电检测点检测到被检测区,该光电检测点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形成间距偏差判断,纠正被检测区因上下窜动或抖动脱离的检测范围的误差,精确判定内导向支架内的公章是否回归至初始位,从而确保盖章装置使用完后能够将印章锁定,避免无授权盖章。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活动壳包括壳体和外导向支架,外导向支架设置在壳体内,外导向支架内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光电检测点、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外导向支架便于固定第一光电检测点、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
所述外导向支架内侧壁上设有光电感应板,光电感应板靠近顶部处设置所述第一光电检测点,光电感应板靠近底部处设置所述第三光电检测点,光电感应板在第三光电检测点上方设置第二光电检测点,且第一光电检测点、第二光电检测点和第三光电检测点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所述内导向支架上设有基座,基座和活动壳通过所述第一复位机构连接,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光电反射面,光电反射面构成所述被检测区。
所述外导向支架内侧壁上设有三个接近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外导向支架靠近顶部处设置一个接近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构成第一光电检测点,外导向支架靠近底部处设置一个接近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构成第三光电检测点,外导向支架在第三光电检测点上方设置一个接近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构成第二光电检测点。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和电池,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壳体顶部,电池为控制电路板、第一光电检测点、第二光电检测点、第三光电检测点以及锁定机构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数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数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6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针计数加料装置
- 下一篇:地漏芯及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