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赤松茸用的采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7431.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星;鲁爱凤;李淑欣;鲁志兴;辛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涿州秋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A01G18/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松 采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赤松茸用的采收装置,属于采收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赤松茸用的采收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棘齿板,所述棘齿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车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板间的缝隙将长大的赤松茸固定,电机带动转动轴使收集桶转动,提起赤松茸,通过收集口,将赤松茸装入收集桶,采收效率更高,通过小型电机带动转盘推动推块,将卡在插板上赤松茸推出,避免了有赤松茸卡在插板上与其他赤松茸发生挤压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赤松茸用的采收装置。
背景技术
赤松茸是生长在赤松林树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俗称松茸、松口蘑针松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的一个种,赤松茸,又名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俗称益肾菇、粗腿蘑,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开始推广应用,该菇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人工培育的赤松茸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包含所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其它氨基酸共17种。
现在有大量农户人工种植赤松茸,在采收时,通常为人工采收,采收效率低下,同时采摘工人很容易踩踏到赤松茸幼苗,很不方便,采收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收效率低下且容易踩踏到松茸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赤松茸用的采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赤松茸用的采收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棘齿板,所述棘齿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桶。
优选的,所述收集桶的外表面开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桶的外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收集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收集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块,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推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推块的一侧通过连杆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部插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转盘的中部通过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板,所述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刷毛。
优选的,所述收集桶的一侧设置有合页,所述收集桶的一侧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桶盖,所述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扣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赤松茸用的采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板间的缝隙将长大的赤松茸固定,随后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再带动转动轴使收集桶转动,提起赤松茸,通过收集口,将赤松茸装入收集桶,采收效率更高,通过小型电机带动转盘,转盘带动连杆推动推块,将卡在插板上赤松茸推出,吊入收集桶中,避免了有赤松茸卡在插板上与其他赤松茸发生挤压的情况,通过车架,没有直接在种植地面上采收,避免了踩踏赤松茸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涿州秋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涿州秋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7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N95口罩打片机的废料输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确可调的颈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