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直动式重合闸开关中的手动分、合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7962.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祥凤;杨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王丽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直动式重 合闸 开关 中的 手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直动式重合闸开关中的手动分、合闸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闸体内用于控制分、合闸的开关主体,还包括位于闸体内用于手动控制开关主体的手动机构,所述闸体包括闸座和盖设在闸座上的盖壳,所述开关主体与闸座连接,所述盖壳上开设有用于控制手动机构的手控槽。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直动式重合闸开关中的手动分、合闸机构,具有能够人为主动的进行分、合闸操作,达到在临时进行检修时,能够方便快速进行检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直动式重合闸开关中的手动分、合闸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配电网中的漏电重合闸开关,也就是塑壳开关,塑壳开关内由多连杆机构实现分合闸,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并且使用中的故障率较高,产品的维修和更换的耗费大,使得在实际配电应用中存在很多的弊端。
目前,公告号为CN2049058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型自动重合闸开关,它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所述前罩壳面板的左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前罩壳面板的右下侧设有试验按钮,所述前罩壳的左上方设有输入端子,所述前罩壳的左下方设有输出端子;所述后罩壳内部安装了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安装了电源模块、防雷模块、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磁保持继电器、自锁继电器和单片机电路,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线和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控制开关和试验开关连接。
上述重合闸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在单片机的作用下实现电动控制分、合闸操作,操作人员不易进行主动的人为控制进行分、合闸,使得在临时需要进行检修时不能够方便进行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直动式重合闸开关中的手动分、合闸机构,具有能够人为主动的进行分、合闸操作,达到在临时进行检修时,能够方便快速进行检修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直动式重合闸开关中的手动分、合闸机构,包括位于闸体内用于控制分、合闸的开关主体,还包括位于闸体内用于手动控制开关主体的手动机构,所述闸体包括闸座和盖设在闸座上的盖壳,所述开关主体与闸座连接,所述盖壳上开设有用于控制手动机构的手控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主体包括主体支架、直动推杆、限位扣件和用于推动直动推杆移动的驱动部,所述主体支架与闸座连接,所述驱动部与主体支架连接,所述直动推杆与驱动部连接,所述直动推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分、合闸的触头机构,所述限位扣件与主体支架连接,所述直动推杆上开设有供限位扣件扣合的扣槽,所述直动推杆带动触头机构实现合闸时,所述限位扣件与扣槽扣合,所述驱动部连接直动推杆的一侧还连接有控位弹性件,所述控位弹性件远离驱动部的一端与限位扣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扣件包括板体、耳扣和连接耳,所述板体两侧均设置连接耳,所述板体上开设有供直动推杆穿设的通槽,所述耳扣与板体朝向驱动部的一侧连接,所述主体支架与连接耳之间设置有限位轴,所述板体套限位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支架背离直动推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护手动机构的防护壳,所述手动机构包括用于推动限位口件与扣槽脱扣的脱扣部件,所述手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对脱扣部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扣部件包括脱扣手杆、传动轴和脱扣凸轮,所述防护壳上开设有贯穿一侧主体之间的轴孔,所述传动轴穿设在轴孔中并一端穿设至主体支架中,所述脱扣手杆和脱扣凸轮均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脱扣手杆位于防护壳背离主体支架的一侧,所述脱扣凸轮位于主体支架背离防护壳的一侧,并位于限位扣件背离驱动部的一侧;
所述限位扣件与扣槽扣合时,所述脱扣凸轮不与限位扣件抵触;
所述脱扣凸轮转动并与限位扣件抵触时,所述限位扣件从扣槽中脱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7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