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航程水下滑翔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8643.5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3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俞建成;金文明;於晓龙;罗业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14;B63G8/18;B63G8/22;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程 水下 滑翔机 | ||
1.一种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艏部舱段(1)、姿态调节舱段(2)、传感器舱段(3)、能源舱段(4)、浮力调节舱段(5)及艉部舱段(6),其中能源舱段(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水平翼(7),所述姿态调节舱段(2)内安装有改变水下滑翔机俯仰角的俯仰调节装置(11),该俯仰调节装置(11)中的电池组位于所述水下滑翔机浮心前侧,所述能源舱段(4)中搭载有用于提升水下滑翔机续航能力的电池(29),所述浮力调节舱段(5)内分别安装有控制单元(26)及用于实现水下滑翔机升沉运动的浮力调节装置(27),该浮力调节装置(27)位于水下滑翔机浮心后侧,所述艉部舱段(6)的艉部端盖(17)一侧与浮力调节舱段(5)连接,另一侧分别安装有转向装置(18)及抛载装置(24),水下滑翔机通过该抛载装置(24)抛弃重物后浮出水面,所述转向装置(18)中的舵外置于水下滑翔机的艉部,通过该转向装置(18)调整水下滑翔机的航向,组合天线(21)通过艉部支撑架(19)安装于艉部端盖(17)上,实现所述水下滑翔机的定位与通信;所述控制单元(26)分别与俯仰调节装置(11)中的动力源、电池(29)、浮力调节装置(27)中的动力源、转向装置(18)中的动力源、抛载装置(24)中的动力源及组合天线(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艏部舱段(1)包括艏部舱壳(8)、艏部拉杆(34)及锁紧螺母(36),该艏部舱壳(8)通过艏部拉杆(34)固定在艏部连接环(9)的一侧,并通过所述锁紧螺母(36)锁紧,所述艏部连接环(9)的另一侧与姿态调节舱段(2)的姿态调节舱壳(10)连接,所述艏部舱壳(8)与艏部连接环(9)之间以及姿态调节舱壳(10)与艏部连接环(9)之间均通过O型圈密封,构成内部密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艏部舱段(1)内安装有用于水下避障的高度计(35),该高度计(35)与所述控制单元(2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节舱段(2)具有姿态调节舱壳(10),该姿态调节舱壳(1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艏部舱段(1)连接的艏部连接环(9)及与传感器舱段(3)连接的姿态连接环(12),所述艏部连接环(9)、姿态调节舱壳(10)及姿态连接环(12)之间通过俯仰调节装置(11)中的方管轴(33)连接并拉紧,该方管轴(33)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水下滑翔机的轴向中心线共线,通过所述俯仰调节装置(11)中的电池组在方管轴(33)上的位置改变水下滑翔机的俯仰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节舱壳(10)与艏部连接环(9)之间以及姿态调节舱壳(10)与姿态连接环(12)之间均通过O型圈密封,构成内部密闭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舱段(3)包括传感器舱壳(13)及传感器舱拉杆(32),该传感器舱壳(13)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姿态调节舱段(2)连接的姿态连接环(12);所述能源舱段(4)包括能源舱壳(14)及能源舱拉杆(30),该能源舱壳(14)的后侧设有与所述浮力调节舱段(5)连接的浮力调节连接环(15);所述姿态连接环(12)、传感器舱壳(13)及能源舱壳(14)之间通过传感器舱拉杆(32)相连,该能源舱壳(14)通过能源舱拉杆(30)安装于所述浮力调节连接环(15)上;所述传感器舱壳(13)内安装有用于采集海洋数据的传感器,所述电池(29)固定在浮力调节连接环(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舱壳(13)与姿态连接环(12)之间、传感器舱壳(13)与能源舱壳(14)之间以及能源舱壳(14)与浮力调节连接环(15)之间均通过O型圈密封,构成内部密闭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86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网络布线用激光测距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尔夫切杆练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