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芯无机绝缘聚丙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1355.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伟;贺云芳;马建平;张镇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7/28;H01B7/02;H01B7/295;H01B7/29;H01B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绝缘 乙烯 护套 柔性 防火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铜芯无机绝缘聚丙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由多根耐火无机绝缘线芯绞合而成;在缆芯的空隙处填充PP撕裂网状填充绳,在缆芯外绕包CPP绕包带,在CPP绕包带外挤包聚氨酯内护套,在聚氨酯内护套外绕包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在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外编织金属屏蔽层,在金属屏蔽层外先绕包无卤低烟高阻燃隔氧隔火玻璃布包带再绕包薄膜玻璃纤维增强金云母带,在薄膜玻璃纤维增强金云母带外挤包聚丙乙烯外护套。本实用新型具有耐酸碱、强度高、寿命长,无害无味,耐温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吸水率低,韧性好、拉伸性好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涉及铜芯无机绝缘聚丙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火灾中的缺氧、高温、烟尘、毒性气体是危害人身的主要原因。
随着城市电网及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了更高等级的建设标准,客观上在110kV~220kV交联电缆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专门配套的高压连接用保护箱、接地电缆、同轴电缆等。由于高压供电系统为供电的“主动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接系统的感应电势过大,会导致高压电缆外护套发热,加速老化,危及人或其他动物的安全,同时如果感应电势过大过久,电缆可能着火蔓延导致严重的回路易受外部影响波及火灾的电缆密集场所和有潮湿的环境下,导致电缆局部放电击穿电缆等,这些方面应当设置适当或选择阻燃、耐火及防火要求的设施进行有效分离或隔离等,这样易造成:1)资源设施浪费大、成本高;2)施工条件增加,保养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耐酸碱、强度高、寿命长,无害无味,耐温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吸水率低,韧性好、拉伸性好等性能的铜芯无机绝缘聚丙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芯无机绝缘聚丙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由多根耐火无机绝缘线芯绞合而成;在缆芯的空隙处填充PP撕裂网状填充绳,在缆芯外绕包厚度为0.06-0.12mm、宽度15-100mm的CPP绕包带,在CPP绕包带外挤包聚氨酯内护套,在聚氨酯内护套外绕包厚度为0.2-0.8mm、宽度25-80mm的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在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外编织金属屏蔽层,在金属屏蔽层外先绕包无卤低烟高阻燃隔氧隔火玻璃布包带再绕包薄膜玻璃纤维增强金云母带,在薄膜玻璃纤维增强金云母带外挤包聚丙乙烯外护套。
优选地,所述的耐火无机绝缘线芯由铜导体、挤包在铜导体外的无机矿物绝缘层、挤包在无机矿物绝缘层外的云母隔热防火带以及挤包在云母隔热防火带外的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隔氧护套构成,阻燃体系具有优良的阻燃性,不但氧指数高、而且具有的隔热及隔氧性,燃烧时无卤酸气体放出,毒性和腐蚀性气体释放量极少,产品的烟雾浓度极低,阻燃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的云母隔热防火带包括云母纸基材,所述云母纸基材的一侧表面依次成型有硅微粉层,并在所述硅微粉层的外表面成型有一层石墨烯薄膜,并在此石墨烯薄膜表面涂覆有一层环氧树脂层,而在所述云母纸基材的另一侧表面上通过有机硅粘胶层粘连成型有一层无碱玻纤布,且在无碱玻纤布的外表面上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层,该云母隔热防火带可作为电缆包敷材料使用,其具有较佳的耐弯折性能和物理强度,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防火和防水等级,即使在电缆外层的保护层被剥离损坏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其完整功能,同时,对线芯的损耗和传输性能影响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1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