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控制急停保护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1528.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8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学山;张灿峰;李远顺;黄强;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巨菱钻探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0/00 | 分类号: | F15B2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于洪伟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控制 保护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控制急停保护模块,涉及气动设备的应用领域,包含有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为由急停和复位两部分组件组成,所述阀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急停阀孔和复位阀孔,用以安装急停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急停阀孔和复位阀孔底部分别通过堵塞封堵。本实用新型该模块可以与配套气控主体组合,实现急停保护功能,即在紧急情形下,可以快速关闭总气源或启动其它相应的应急控制系统,并同时实施断气制动装置的制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和使用安全性;独立的模块化设计,在使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安全控制功能的同时,可大大简化配套主体的结构,实现一主体多用途,减小废品率,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设备的应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动控制急停保护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气动元器件优异的防爆性能,气动控制及气动机械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气缸、气动马达等气动执行元件是气动机械的重要动力单元,其操控系统中的换向阀对气动机械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的换向阀一般只具有进、排气换向及一定意义上的流量控制功能,实际操控功能较差,更没有安全保护方面的功能,如负载下释放速度不易控制、误操作及操控卡阻易出现危险、无限制过载超时运行等等,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升,对设备操作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且功能多样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产品的用途不同,控制要求也不同,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对换向阀功能控制实行模块化设计,通过功能模块组合,实现不同的安全性控制要求,提升产品的适用性,是必然的趋势。
如果换向阀出现操作问题,则需要急停保护,目前并没有功能齐全的专门的急停保护模块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控制急停保护模块,结构简单,具有急停和复位两个阀芯,实现在紧急情形下的急停与保护处理,与配套气控主体结合使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整体配套气控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动控制急停保护模块,包含有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为由急停和复位两部分组件组成,所述阀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急停阀孔和复位阀孔,用以安装急停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急停阀孔和复位阀孔底部分别通过堵塞封堵。
所述急停组件包含有急停阀芯、急停阀套、急停螺帽、急停盖帽、止退垫、急停压帽和弹簧,所述急停阀套设置于阀体的急停阀孔中,所述急停阀套的底端紧邻设置于堵塞上、顶端旋装急停螺帽,所述急停螺帽上部旋装急停压帽,所述急停压帽的大孔顶部设置止退垫,所述急停阀芯设置于急停阀套内,其顶端穿过急停螺帽、止退垫后顶部旋装急停盖帽,所述急停阀芯在急停螺帽的内孔台阶与止退垫之间的部分套设弹簧。
所述复位组件包含有复位阀芯、复位阀套、复位压帽、复位盖帽和定位波子,所述复位阀套设置于阀体的复位阀孔中,所述复位阀套的底端紧邻设置于堵塞上、顶端旋装复位压帽,所述复位阀芯设置于复位阀套内,其顶端穿过复位压帽并旋装复位盖帽。
所述急停阀套和复位阀套的外部设置若干通气环槽和气孔,所述阀体内设置若干内气道和外接气道,并与急停阀套、复位阀套的相关通气环槽和气孔贯通。
在所述急停阀套及复位阀套的通气环槽分别设置阀套密封圈,阻断阀体与两个阀套之间不应有的气道间的贯通,所述急停阀芯、复位阀芯与急停阀套、复位阀套之间分别设置阀芯密封圈,阻断阀芯与阀套之间不应有的气道间的贯通。
所述急停阀套和复位阀套均在阀体对应的纵向交叉气道孔位置外部开通气环槽,并在槽底周圈打孔与套内连通,相邻外部通气环槽间分段密封,所述急停阀套和复位阀套的对应的纵向交叉气道孔位置内部开内槽,所述内槽槽边设置倒角,保障各自的阀芯运动时密封圈免受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巨菱钻探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泰安巨菱钻探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1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