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炭化釜冷却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3447.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赫潼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明淑娟 |
地址: | 063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化 冷却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装置,尤其是一种炭化釜冷却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管路和冷却水水池,炭化釜外围周向设置有环形的降温管路,降温管路沿炭化釜外壁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圈,每圈降温管路上均匀设置有喷淋头;降温管路通过循环水泵与冷却水水池连接;还包括电控箱以及与电控箱分别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电磁控制阀,温度传感器置于降温管道上,电磁控制阀与喷淋头连接;电控箱与循环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自动控制降温管路对炭化釜的喷淋降温,提高炭化釜降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装置,尤其是一种炭化釜冷却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炭化反应过程中,炭化釜由于炭化反应温度会升高,当炭化釜温度升高到某一值后,需要再降至某一温度值,因此要对炭化釜进行降温冷却处理,而传统的降温冷却方法是通过自然冷却降温或者在炭化釜外壁浇水,自然冷却降温时间长,而炭化釜外壁直接浇水,水资源严重,而且温度不容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降温时间短、效果好的炭化釜冷却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炭化釜冷却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管路和冷却水水池,炭化釜外围周向设置有环形的降温管路,降温管路沿炭化釜外壁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圈,每圈降温管路上均匀设置有喷淋头;降温管路通过循环水泵与冷却水水池连接;还包括电控箱以及与电控箱分别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电磁控制阀,温度传感器置于降温管道上,电磁控制阀与喷淋头连接;电控箱与循环水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能够更快的对炭化釜外壁进行降温处理,降温效果好;而且冷却水能够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优选方案:
上下相邻降温管路上的喷淋头交错排布。
每圈降温管路上等间距设置有三通式的连接管,连接管通过电磁控制阀与喷淋头连接。
循环水泵与冷却水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降温管路通过主管路与循环泵连接,主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
过滤器包括外部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两层过滤板,过滤板之间设置有挡流板。
挡流板高度为过滤器箱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炭化釜外围降温管路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炭化釜1;降温管路2;连接管3;主管路4;止回阀5;过滤器6;箱体601;过滤板一602;挡流板603;过滤板二604;进水管7;冷却水水池8;喷淋头9;电磁控制阀10;循环水泵11;电控箱12;温度传感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炭化釜冷却降温装置,由降温管路2,冷却水水池8以及循环水泵11等组成,冷却水水池8设置在炭化釜1的下方,炭化釜1的外围自下向上周向设置有多圈降温管路2,每圈降温管路2由多段相同长度的水管组成,相邻水管之间通过三通式结构的连接管3连接,连接管3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10,喷淋头9通过电磁控制阀10与连接管3连接,并且上下相邻两圈的降温管路2上的喷淋头9交错排布。
循环水泵11的出水口通过主管路4与降温管路2连接,循环水泵11通过进水管7与冷却水水池8连接,进水管7上设置有一个过滤器6,过滤器6置于循环水泵11和冷却水水池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赫潼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唐山赫潼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3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侧边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实验SD大鼠灌注固定的改良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