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引导下穿刺辅助体表定位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4684.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3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云;陆霓虹;刘洪璐;陈杨君;杨艳;方如意;金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引导 穿刺 辅助 体表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穿刺辅助体表定位板,包括: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一固定条和所述第二固定条平行布置,有多个定位柱平行且两端分别垂直与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固定,且相邻定位柱之间留有1‑2mm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CT引导下穿刺辅助体表定位板,固定于固定于患者体表,CT能够观测到定位柱的剖视图,从而数穿刺点在第几个定位柱之间,再连同CT引导线的值的共同作用,即,通过CT引导线确定体表水平方向,通过数穿刺点在第几个定位柱之间确定体表垂直方向,两条线交叉即可定位,在体表做出标记,操作简单,定位准确,降低了医生的操作难度,也提高了穿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的辐射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CT引导下穿刺辅助体表定位板。
背景技术
随着CT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许多疾病的穿刺技术应用越来越多,这种穿刺技术的关键在于选准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和深度,一般靠临床经验掌握,手术难度较大,定位准确度不高,影响病人的及时有效治疗
目前,CT引导下穿刺技术开展较多,但是没有很好的定位装置,导致穿刺定位不准确,需反复CT照射,增加患者辐射量和医生操作难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CT引导下穿刺辅助体表定位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引导下穿刺辅助体表定位板,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大大提高了定位精度,也提高了穿刺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T引导下穿刺辅助体表定位板,包括: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一固定条和所述第二固定条平行布置,多个定位柱平行且两端垂直于第一固定条和所述第二固定条固定,且相邻所述定位柱之间留有1-2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CT引导下穿刺辅助体表定位板,固定于固定于患者体表,CT能够观测到定位柱的剖视图,从而数穿刺点在第几个定位柱之间,再连同CT引导线的值的共同作用,即,通过CT引导线确定体表水平方向,通过数穿刺点在第几个定位柱之间确定体表垂直方向,两条线交叉即可定位,在体表做出标记,操作简单,定位准确,降低了医生的操作难度,大大提高了穿刺精准度,也提高了穿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的辐射量。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且直径为1-2mm。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位柱采用直径1-2cm的圆柱体,有助于提高定位精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为10-15cm。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定制定位柱的长度,采用10-15cm,既能够满足基本使用,又避免太长造成携带不方便甚至材料浪费。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条、所述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条一体成型。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工工艺简单。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条、所述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条采用塑料制成。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塑料制成,加工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为六至十个。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多个定位柱中部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与所述定位柱均垂直一体连接。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强肋的设置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当长度较长时,避免了定位柱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4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护理车
- 下一篇:水泥粉磨生产线降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