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体态感应式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5201.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董增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增建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A61H23/02;A61B5/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3252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体态 感应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体态感应式矫正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有开关,壳体一端设有肩带孔,壳体另一端设有固定孔,壳体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靠近肩带孔的一端设有主板,主板底部安装有锂电池,锂电池顶部设有开关,开关的一侧设有振动器,主板上设有角度感应器,主板上设有充电口,壳体远离开关的一侧设有背板,背板上设有软质凸起。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产品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字造型设计穿戴时贴合人体曲线,舒适开肩,通过智能芯片进行实时角度监测,驼背时感应器自动感知并震动提醒,来达到矫正身姿,告别传统强制性矫正,通过正常的提醒来保证使用者的姿势正确远比通过拉力进行矫正要舒服,效果也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态矫正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体态感应式矫正器。
背景技术
驼背rachiokyphosi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多见于年老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驼背能够被纠正称活动性驼背。不能够被纠正称固定性驼背。青年性驼背,又名“少年驼背症”及Scheuermann病。病变主要累及中、下段胸椎椎体。病变发生在椎体的第2骨化中心,即椎体上、下面的骺板。脊柱胸段向后弯曲,使椎体前方承受的压力大于后方,前方骨骺的坏死影响了前半椎体高度的发育,驼背是一种危害十分大的疾病,因此能够随时随地提醒人姿势调整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随时矫正体态的智能矫正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体态感应式矫正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开关,壳体一端设有肩带孔,壳体远离肩带孔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肩带孔和固定孔均为对称结构,分设于壳体两侧,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壳体配合连接,支撑板靠近肩带孔的一端设有主板,所述主板周围设有固定柱,壳体内设有凹槽和固定柱配合连接,主板底部安装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顶部设有开关,开关的一侧设有振动器,所述主板上设有角度感应器,主板靠近支撑板端部的一端设有充电口,所述壳体远离开关的一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软质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产品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字造型设计穿戴时贴合人体曲线,舒适开肩,通过智能芯片进行实时角度监测,驼背时感应器自动感知并震动提醒,来达到矫正身姿,告别传统强制性矫正,通过正常的提醒来保证使用者的姿势正确远比通过拉力进行矫正要舒服,效果也更好。
作为改进,所述肩带孔上缝合有弹性肩带,所述弹性肩带远离肩带孔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固定头。
作为改进,所述软质凸起以背板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用于振动时按摩背部。
作为改进,所述主板为PCB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体态感应式矫正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智能体态感应式矫正器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智能体态感应式矫正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壳体,2、开关,3、肩带孔,4、固定孔,5、支撑板,6、主板,7、固定柱,8、锂电池,9、振动器,10、角度感应器,11、充电口,12、背板,13、软质凸起,14、弹性肩带,15、魔术贴固定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增建,未经董增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5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专用便携式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集束器